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4:3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16:42
这个没有固定的说法,下面的文字希望对你有帮助!
邮票发行量对邮市的影响,犹如氢气球上的承载体,载体越少、越轻,氢气球升级越高;载体越大、越重,氢气球飞得越低。现列一《邮票发行量断年比较表》,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邮票的发行量与邮票的升值潜力正好成反比。
发行量较少的纪、特、编号票
“纪”字头纪念邮票从1949年10月8日发行纪1开始,至1967年3月10日止,18年间共发行124套。“特”字头特种邮票从1951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特1邮票,至1966年5月10日止,16年发行75套。纪念邮票平均每年发行6.8套,特种邮票平均每年发行4.6套。纪、特邮票合计平均每年发行11.4套。
如表所示,1951年共发行纪、特邮票4套,全年发行量为665万套,平均每套发行量为166万。如今1951年纪、特邮票的市场参考价是面值的1380倍。十年以后的1961年,全年发行纪、特邮票10套,全年总发行量为2265万套(几乎只是90年代一套邮票的发行量),平均每套邮票发行量226万。1961年纪、特邮票,目前邮市参考价是面值的360倍。1961年的邮票发行量是1951年的3.4倍,而1961年邮票的市场参考价是1951年26%。
编号邮票从1970年8月1日开始,至1973年10月15日共发行21套,平均每年发行5套左右。列表以1971年为例,全年发行5套,年发行量为1570万套,平均每套发行314万。目前,1971年邮票的市场参考价是面值的545倍。1971年的邮票发行量是1951年的 2.36倍,而1971年邮票在邮市的升值价是1951年邮票的39%。
J、T邮票的发行量是禁示牌 J、T邮票从1974年1月1日发行T1开始,至1991年11月19日止,共发行353套,历时18年,平均每年发行19.6套。列表截取1981年和1991年为例。
1981年共发行J 、T邮票23套,全年发行量为1.4846亿套,平均每套发行量5万。全年面值14.83元,目前年票邮市参考价为4.4元,比邮票面值增长了31倍。如果将1981年的J、T邮票发行量进行分开比较;J票全年发行12套,年发行量为1.12亿套,平均每套发行933万,目前邮市参考价是面值的13倍;而T票全年发行11套,年发行量36万套,平均每套331万,目前邮市参考价是面值的36倍。发行量对邮市的影响,从1981年J、T邮票发行量对比即一目了然。J票的年发行量是T票的3倍,而J票在邮市的参考价是T票的36%。
1991年,当J、T邮票全年发行量达到5.99亿,平均每套邮票发行量为2852万时,经过14年的市场经济检验,至今在邮市仍然失去增值的潜能。它给人们一个警示:市场经济是铁面无私的,邮票发行量应该是有*的,必须进行科学论断。若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将事与愿违,损害国家邮票的声誉。
泛滥成灾的编年邮票
进入1992年,我国对纪、特邮票实行按年编号至今。
1992年,从邮票发行套数看只有20套,可是全年发行量却比1991年翻了一套,猛增到11.5428亿,平均每套发行量也是上一年的2倍。一时间,编年邮票在邮市泛滥成灾!新邮一面市就打折,这一年的邮票几乎全军复没。如今,1992年的年票邮市参考价是邮票面值的8.5折。 莫须讳言,大部分购买邮票的收藏者、投资者,是受20世纪80年代邮市狂潮的影响,看中邮票的升值潜能。如今新邮一出就打折,谁愿做赔本的买卖呢?他们只好弃邮另谋投资方向,导致邮票收藏队伍激剧下降,集邮协会的会员也降到了极限。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我国集邮人数只有300万人左右。
集邮者、收藏者、投资者的流失,使全国大大小小的邮市没有了人气。十年后的2001年,全年邮票的发行量虽然比1992年下降了50%,平均每套发行量缩减三分之二,这一年的邮票仍然逃脱不了打折的命运。2001年的年票,目前市场参考价是面值的8.3折。
2003年,邮政部门对邮票发行量采取果断举措,大胆地缩减邮票发行量。全年邮票发行量为2.86亿套,比2001年又降了50%,每套发行量也几乎比2001年减少了50%,邮票才勉强摆脱了打折的厄运。
从目前邮市行情看,仍在水平线以下,只有9.3折。
2004年的邮票数虽然与上年相同,不知何故总发行量又增加800万套,平均每套邮票增加300万印量市场经济是无情的:邮市行情反馈,2004年年票行情比2003年年票下降了1个百分点!
诚然,邮票发行量并非是影响邮市的唯一因素。但是,不能否认它在邮票收藏中,对邮市的升值起着重要作用。诚望邮政部门认真、科学地对待邮票发行量问题。纵观我国50余年的邮票发行史,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今天,邮票发行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目前而言,每年发行新邮12套左右,年发行量控制在1亿套以内,平均每套邮票发行量在600-900万足矣。使邮票收藏者、邮人、邮商都能有利可图,邮市才能有望复苏。
一、 邮票的影响力与发行量
邮票的第一属性是邮资凭证,但现在用于邮资的纪特邮票很少;邮票是垄断生产行业,始终沿用计划经济的发行*,这是历史原因而致;由于邮票的特殊属性,又不能再生产,同样一种邮票成本几分钱,但价格确差异很大;邮票不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这就决定着人们可买可不买,假如就为了增长知识而买不值。因此,买邮票的有两种可能,一是收藏,变相储蓄;二是纯集邮,用于研究;后者不受发行量的影响,前者,对发行量要求较高。现在,人们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力要求特别高,希望投资少见效快的商品,有股票、彩票、期货和房地产等;这就说明邮票不是投资市场的唯一选择,邮票的发行量要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发行量大了,供大于求,市场饱和,其价格就会下跌。97的大潮翻盘就是因发行量过大冲击市场而致,使市场一下跌入深渊,这一跌让邮人苦苦熬了十年。所以,发行量对于市场极其重要!
二、 邮票的作用力与发行量
邮票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纪特邮票和普通邮票的作用也不一样,纪特邮票主要用于集邮和收藏,而普通邮票用于邮政通信,这是当前的事实。由于纪特邮票是记录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大事迹,具有特定的作用和意义;纪念的事件大小不同,*意义和影响力不同,邮票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其发行量又与邮票的作用有关,作用越大,影响力越深远,邮票的需求量就大,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发行的邮票需求量必然大,不但我国需求大,外国的集邮界需求也大。因此,他的发行量就要按需求定量,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的需要。
三、 市场的竞争力与发行量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竞争的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是需求的价值;有竞争就有规律,有需求才有价值。邮票也是如此,其竞争力越大,价值就越大,竞争力就激烈。尤其是集邮展和国际性的博览会表现的更加突出,这就对精品要求特别高,对发行量要求更直接,同时,又可提高邮票的国际影响。所以,好的邮品竞争力强,对大众的影响力也大,对邮票需求量就大,这从嫦娥和奥运邮票就可以看出。实践证明,竞争力与需求量成正比,与发行量成也成正比,这就要求做好做大做强精品,打出中国特色的集邮品牌,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符合更广大集邮者的利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16:42
这个没有固定的说法,下面的文字,
邮票发行量对邮市的影响,犹如氢气球上的承载体,载体越少、越轻,氢气球升级越高;载体越大、越重,氢气球飞得越低。现列一《邮票发行量断年比较表》,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邮票的发行量与邮票的升值潜力正好成反比。
发行量较少的纪、特、编号票
“纪”字头纪念邮票从1949年10月8日发行纪1开始,至1967年3月10日止,18年间共发行124套。“特”字头特种邮票从1951年10月1日开始发行特1邮票,至1966年5月10日止,16年发行75套。纪念邮票平均每年发行6.8套,特种邮票平均每年发行4.6套。纪、特邮票合计平均每年发行11.4套。
如表所示,1951年共发行纪、特邮票4套,全年发行量为665万套,平均每套发行量为166万。如今1951年纪、特邮票的市场参考价是面值的1380倍。十年以后的1961年,全年发行纪、特邮票10套,全年总发行量为2265万套(几乎只是90年代一套邮票的发行量),平均每套邮票发行量226万。1961年纪、特邮票,目前邮市参考价是面值的360倍。1961年的邮票发行量是1951年的3.4倍,而1961年邮票的市场参考价是1951年26%。
编号邮票从1970年8月1日开始,至1973年10月15日共发行21套,平均每年发行5套左右。列表以1971年为例,全年发行5套,年发行量为1570万套,平均每套发行314万。目前,1971年邮票的市场参考价是面值的545倍。1971年的邮票发行量是1951年的 2.36倍,而1971年邮票在邮市的升值价是1951年邮票的39%。
J、T邮票的发行量是禁示牌 J、T邮票从1974年1月1日发行T1开始,至1991年11月19日止,共发行353套,历时18年,平均每年发行19.6套。列表截取1981年和1991年为例。
1981年共发行J 、T邮票23套,全年发行量为1.4846亿套,平均每套发行量5万。全年面值14.83元,目前年票邮市参考价为4.4元,比邮票面值增长了31倍。如果将1981年的J、T邮票发行量进行分开比较;J票全年发行12套,年发行量为1.12亿套,平均每套发行933万,目前邮市参考价是面值的13倍;而T票全年发行11套,年发行量36万套,平均每套331万,目前邮市参考价是面值的36倍。发行量对邮市的影响,从1981年J、T邮票发行量对比即一目了然。J票的年发行量是T票的3倍,而J票在邮市的参考价是T票的36%。
1991年,当J、T邮票全年发行量达到5.99亿,平均每套邮票发行量为2852万时,经过14年的市场经济检验,至今在邮市仍然失去增值的潜能。它给人们一个警示:市场经济是铁面无私的,邮票发行量应该是有*的,必须进行科学论断。若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将事与愿违,损害国家邮票的声誉。
泛滥成灾的编年邮票
进入1992年,我国对纪、特邮票实行按年编号至今。
1992年,从邮票发行套数看只有20套,可是全年发行量却比1991年翻了一套,猛增到11.5428亿,平均每套发行量也是上一年的2倍。一时间,编年邮票在邮市泛滥成灾,新邮一面市就打折,这一年的邮票几乎全军复没。如今,1992年的年票邮市参考价是邮票面值的8.5折。 莫须讳言,大部分购买邮票的收藏者、投资者,是受20世纪80年代邮市狂潮的影响,看中邮票的升值潜能。如今新邮一出就打折,谁愿做赔本的买卖呢?他们只好弃邮另谋投资方向,导致邮票收藏队伍激剧下降,集邮协会的会员也降到了极限。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我国集邮人数只有300万人左右。
集邮者、收藏者、投资者的流失,使全国大大小小的邮市没有了人气。十年后的2001年,全年邮票的发行量虽然比1992年下降了50%,平均每套发行量缩减三分之二,这一年的邮票仍然逃脱不了打折的命运。2001年的年票,目前市场参考价是面值的8.3折。
2003年,邮政部门对邮票发行量采取果断举措,大胆地缩减邮票发行量。全年邮票发行量为2.86亿套,比2001年又降了50%,每套发行量也几乎比2001年减少了50%,邮票才勉强摆脱了打折的厄运。
从目前邮市行情看,仍在水平线以下,只有9.3折。
2004年的邮票数虽然与上年相同,不知何故总发行量又增加800万套,平均每套邮票增加300万印量市场经济是无情的:邮市行情反馈,2004年年票行情比2003年年票下降了1个百分点,
诚然,邮票发行量并非是影响邮市的唯一因素。但是,不能否认它在邮票收藏中,对邮市的升值起着重要作用。诚望邮政部门认真、科学地对待邮票发行量问题。纵观我国50余年的邮票发行史,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今天,邮票发行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目前而言,每年发行新邮12套左右,年发行量控制在1亿套以内,平均每套邮票发行量在600-900万足矣。使邮票收藏者、邮人、邮商都能有利可图,邮市才能有望复苏。
一、 邮票的影响力与发行量
邮票的第一属性是邮资凭证,但现在用于邮资的纪特邮票很少;邮票是垄断生产行业,始终沿用计划经济的发行*,这是历史原因而致;由于邮票的特殊属性,又不能再生产,同样一种邮票成本几分钱,但价格确差异很大;邮票不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这就决定着人们可买可不买,假如就为了增长知识而买不值。因此,买邮票的有两种可能,一是收藏,变相储蓄;二是纯集邮,用于研究;后者不受发行量的影响,前者,对发行量要求较高。现在,人们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力要求特别高,希望投资少见效快的商品,有股票、彩票、期货和房地产等;这就说明邮票不是投资市场的唯一选择,邮票的发行量要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发行量大了,供大于求,市场饱和,其价格就会下跌。97的大潮翻盘就是因发行量过大冲击市场而致,使市场一下跌入深渊,这一跌让邮人苦苦熬了十年。所以,发行量对于市场极其重要,
二、 邮票的作用力与发行量
邮票已有160多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纪特邮票和普通邮票的作用也不一样,纪特邮票主要用于集邮和收藏,而普通邮票用于邮政通信,这是当前的事实。由于纪特邮票是记录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大事迹,具有特定的作用和意义;纪念的事件大小不同,*意义和影响力不同,邮票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其发行量又与邮票的作用有关,作用越大,影响力越深远,邮票的需求量就大,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发行的邮票需求量必然大,不但我国需求大,外国的集邮界需求也大。因此,他的发行量就要按需求定量,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的需要。
三、 市场的竞争力与发行量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竞争的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是需求的价值;有竞争就有规律,有需求才有价值。邮票也是如此,其竞争力越大,价值就越大,竞争力就激烈。尤其是集邮展和国际性的博览会表现的更加突出,这就对精品要求特别高,对发行量要求更直接,同时,又可提高邮票的国际影响。所以,好的邮品竞争力强,对大众的影响力也大,对邮票需求量就大,这从嫦娥和奥运邮票就可以看出。实践证明,竞争力与需求量成正比,与发行量成也成正比,这就要求做好做大做强精品,打出中国特色的集邮品牌,才能适应时代要求,才能符合更广大集邮者的利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16:43
个人觉得存世量在1000以内的应该都是珍贵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16:44
收藏价值高低除了发行量以外,还有要看题材好不好,需求量多少。如果只是发行量少,而众多收藏者不感兴趣不去追捧,那行情也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