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03:54
红楼梦》的前五回,读后感 大凡小说名作的精彩开头,往往为人所津津乐道。我读中学时看过戈尔 巴朵夫的长篇小说《不屈的人们》,那开头第一句是:“全是往东去,全是往 东去,哪怕有一辆往西去的也好!”这个乍一看很突然的开头,把苏联人民在 卫国战争初期面临大败退、大撤退时的惶恐焦急的心情,一下子就极其生动地 表现出来,很好地突出了小说的基调。 后来,又看到许多人特别赞赏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许多年之 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 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奇妙的句子联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种强 烈的时空交错的魔幻色彩。 说起这“魔幻色彩”,我就想起我们的《红楼梦》,于是便饶有兴致地去 研究它的开头。结果发现,《红楼梦》的开头根本就不能以句段论,它竟有整 整的五回书,是一个交织着仙界、人间、梦境,倒错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充 满魔幻色彩的开篇。 你看第一回,竟是从女娲补天说起,借所谓“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 这“一僧一道”,介绍了石头和《石头记》的来历,然后是“空空道人”与 “石兄”讨论了一番文艺理论,实际上是曹雪芹对自己的作品做了一番介绍和 评价,表现出他对小说创作的卓越见解和高度自信,这在古今名著中好像是绝 无仅有的事。下面则讲了一个关于“甄士隐”(“真事隐”)的小故事,作为 “引子”,以甄家的一段“小荣枯”来预示贾家的“大盛衰”。 第二回,甄士隐“飘飘”出世,“贾雨村”(“假语存”)继续钻营,由 他引出“冷子兴”(“冷世情”),然后借冷子兴之口介绍“宁荣二府”,借 贾雨村之口大论其“正邪二气”。在我看来,这“正邪二气论”作为当时比较 先进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正是曹雪芹小说典型人物塑造的指导思想。 第三回,仍以贾雨村为线索,引出“林黛玉进贾府”,浓墨重彩地描写 “宝黛见面”,即神瑛侍者与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在人间的隔世相会。这是全书 两大主人公的一个“精彩亮相”,看起来故事已经开始,实际上是拎出来的一 个“大特写”。 第四回,又以贾雨村办案为媒介,引出所谓的“护官符”,交代贾家的 “社会关系网”,同时让第三号主人公薛宝钗登场。 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既暗示了一大批重要人物的命运和结 局,也奠定了贾宝玉性格的基调和情节发展的总趋势。 所以说,这五回书是整部小说的一个“总纲”,其中包括“作品由来”、 “‘引子’甄士隐”、“宁荣二府介绍”、“人物总论”、“主人公亮相”、 “社会关系网”、“第三主人公登场”、“主要人物和故事的暗示”,内容纷 繁复杂,头绪纵横交错,情节虚实相生,景象扑朔迷离。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 映折光,又充满浪漫魔幻的离奇色彩;既对全书作宏观上的总体布局,又在微 观上设置了无数引人遐思的悬念,埋伏下无数伏脉千里的隐线,以此激发读者 无穷无尽的阅读兴趣。 如果说,《红楼梦》呈现给我们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生活的“汪洋大海”, 那么这出神入化的开篇,就是一个美不胜收的“海市蜃楼”,正如苏轼所描写 的那样:“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摇荡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 珠宫!”它以无比的优美和神秘*我们,先让我们超越时空地俯瞰那滚滚红 尘的来势和走向,然后才让那位“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刘姥姥带着我们一 起走进荣府。至此,已是小说的第六回,《红楼梦》主体的故事,这才真正开 始。关于这一点,曹雪芹其实讲得很清楚:因为荣府人多事杂,“竟如乱麻一 般”,“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与荣府略有些瓜葛” 的刘姥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