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中学的历史沿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0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2:05

1911年,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7年7月,中华**大学院(原教育部)院长蔡元培实施大学区制,省立一师与省立二中、工专高中部与补学科三校合并为第四中山大学区苏州中学,1929年2月和4月分别又因大学改名而易名为江苏大学区苏州中学、*大学区苏州中学。汪懋祖定英文校名为Soochow Academy,志在进行培育园型教育,注重因材施教,设立了学分制和选科制,苏州中学的国学教育得到复兴。
1928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1932年,在中华*教育部要求下,苏州中学*放弃了学分制,但仍保留了选科制。1932年7月,苏中开始招收女生,在省内起到了开创新风气的作用。
在1933年的全省第一届高中毕业会考中,苏州中学学生获全省前三名,前十名中有六人,前100名中占了24人,媒体纷纷以“新三元坊”为题进行报道,引起全国关注。一二·九运动爆发后,苏中学生在苏州市率先举行爱国*示威,随后东吴大学、萃英中学的学生也参与进来。 1937年11月19日,日军侵占苏州,校舍成为日军马场,师生*迁移。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先后七次搬迁、两次更名,起初迁至宜兴(亳阳苏中)。苏南地区被日军占领后,苏中租用上海公共租界福州路威利翰大厦三至五层复校,为避免引起日伪注意,改名为苏中沪校。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苏中再次搬迁到常州(私立青云)、宜兴(私立弘毅)等地以私立学校的名义继续办学。
1945年10月,苏中在原址复校,恢复校名为江苏省立苏州中学。私立弘毅中学回到苏中原址办学,私立青云中学则并入常州当地的中学。20世纪40至50年代,苏州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的人数位居全国前列,每年都有四五十人,部分年份居全国首位,被称为“交通大学的先修校”,但也仅限于此,再也难以恢复往日的学术环境。此外,那时的苏州中学以课业负担重而闻名。
1949年4月27日,中国人民*占领苏州市,顾钟骅继续担任校长。随后,苏州市军事管理委员会接管苏州中学,后又按照苏南行署令由苏南行署直接管辖 。 1951年8月,学校更名为苏南苏州中学。1952年7月,高中部与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合并,初中部并入苏州市第一中学,合并后改称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简称“苏高中”。第二年即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二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
1985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创办少年班。20世纪末期,学校与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积极推行国际合作项目 。1996年创办初中部——苏州市立达中学。
2004年12月5日,苏州中学揭开了“府学千年,新学百年”校庆序幕。2005年12月6日,苏州中学正式举行双庆活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