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0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2:58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史记》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虽然不能说是字字血泪,但它确实耗费了司马迁十八年的心血;这还没有把他的父亲司马谈为准备撰写《史记》所花费的精力算进去。就写作字数而言,司马迁似乎远不及当代许多“著作等身”的教授。然而就是这部《史记》,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笔最光彩夺目的遗产。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被汉武帝阉割的人,却因为他创作了《史记》而成为中国的“历史学之父”!.
《离*》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贵族屈原所写的一首体裁特别的长诗,这种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楚辞”。秦汉统一以后,楚辞的影响越来越大地波及北方;秦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屈原,也开始从传闻在楚人口耳之间的一个地方性人物,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知。司马迁之前有一个人叫贾谊,曾被贬官到长沙,在那里写了一篇《吊屈原赋》。这篇著名的文学作品一经流传,屈原作为一个孤芳自赏、怨天尤人的文人*客形象,便被深深地印刻在一般人的心里。但是从司马迁的眼里看出来,屈原还不止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把屈原的悲愤自杀,看作是他向黑暗势力的绝望控诉和最后反抗。他描写了一个具有道德英雄主义气概的屈原。《离*》从上古的圣王说到商汤、周武王,乃至春秋最早的霸主齐桓公,为的是对时政进行批评、揭示道德的重要以及治乱之道的法则。所以在司马迁看来,屈原虽然被污秽所包围,但他的志向却可以与日月相争辉。鲁迅将《史记》与《离*》相提并论,不仅因为作者的遭遇或作品的写作背景十分相像,而且也因为《史记》除了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座伟大的高峰,同时又和《离*》一样,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枚不朽的丰碑
鲁迅对《史记》有两句赞誉的评语,尽人皆知,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第一句是说,《史记》之后的史书皆难与之相匹。对于第二句,今人的解释一般是:鲁迅是在夸奖《史记》富于文学性,可与《离*》相比。我觉得,对于第二句的解释,虽有道理但有些肤浅,还应做进一步的解读。比如,若论文学性,诗三百篇也自有特色,但鲁迅却未言“无韵之《诗经》”,而言“无韵之《离*》”,这其实并不是随意的选择,而是其中别有原因。
这个原因,我推测主要有两点:
一是鲁迅认为司马迁和屈原皆曾受过大磨难,同为牢*忧愤之人,屈原写《离*》以抒愤懑,司马迁著《史记》寄托忧思,故《史记》便是《离*》。姑援引鲁迅在谈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时的那段原文来看:
(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矣。(《汉文学史纲要·司马相如与司马迁》)所说“恨为弄臣”,是说司马迁对于自己所处的“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报任少卿书》)的地位深为不满,“感身世之戮辱”,是说司马迁痛心于自己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这些,都成了司马迁发愤著书,完成《史记》的动因。而屈原与司马迁的身世甚为相似:“事怀王为左徒”,也属“弄臣”之类;被谗放逐,怀石投江,也与司马迁遭受的大磨难相似。屈原为抒愤懑,遣牢*,遂作《离*》。所谓“离*”,即牢*、愁思也。司马迁对屈原是有深切的了解的。他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写道:“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盖自怨生也。”司马迁深知,《离*》之作,源于怨愤牢*,而他自己也正复如此。司马迁与屈原的心是相通的。正是因为二人身世相似,心境相通,他们便都“寄心楮墨”,发为雄文。司马迁可谓汉代的屈原,《史记》也就是汉代的《离*》。故此,鲁迅才说《史记》不失为“无韵之《离*》”。实际上,鲁迅本人也是牢*忧愤之人,同心相知,他对两千年前屈原和司马迁的心境——牢*、怨愤与愁思,是相知甚深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将《史记》深刻地解读为“无韵之《离*》”。
二是缘于鲁迅对《离*》、对楚辞的偏爱。鲁迅对《离*》的评价非常高,他在《汉文学史纲要·屈原与宋玉》中写道:
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鲁迅认为《离*》“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与《诗经》比较,《离*》在文学特质上有许多超拔之处,因而其影响往往超过《诗经》。例如,《楚辞》是“凭心而言”,即我写我心,表现的是真性情,与《史记》的“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汉文学史纲要·司马相如与司马迁》)相同。鲁迅对于《离*》(以及《史记》)这种“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喜爱的。这与鲁迅超迈峻洁的人格和不同流俗的文学好尚有很大关系,与他喜欢魏晋文章,喜欢嵇康是一致的,与他不苟同于“温柔敦厚”的诗教也是一致的。从这一点来看,鲁迅也是不会将《史记》赞为“无韵之《诗经》”的。鲁迅对《离*》的偏爱,还特别表现在他一生酷爱楚辞文字之美、寓意之深。他的诗文,每每借用、征引《离*》的文辞和典故,如他写的诗句“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渺失《离*》”(《无题》),“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湘灵歌》)等等。他曾经集《离*》句两度书写条幅。所集《离*》句为“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鱰之先鸣”。第一次是求人书写而自勉,第二次是自书而赠友。第一次是请乔大壮书写的,这条字幅至今还悬挂在北京鲁迅故居“老虎尾巴”的西墙上。正因为鲁迅对《离*》的文学特质非常喜爱,又看到了其与《史记》在文学特质上的相同之处,他便将《离*》移来评论《史记》,也因而将《史记》比喻为《离*》。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鲁迅对于《史记》的这两句评价,既非常准确,又包含个人情感和好尚,通过以上对“无韵之《离*》”的分析,可以体会出一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2:58
神话的撷取与运用,是屈*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楚辞”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体现。 不仅如此,屈原在文章中还运用咏史抒情的写作手法,描述了一个意蕴深长的“往古世界”: “往古世界”成为现实世界的反照: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批判;“往古世界”给全诗注入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及理性光辉。这些不仅在那个时代具有现实意义,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今天我们所说的人文主义关怀和理*国主义无不是《离*》中的点滴体现。而这也是我欣赏之处,它不像一般的文章只注重其在当时意义,不注意给后人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许这就是《离*》只所以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之一吧! 《离*》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 “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 “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语言再美也只是起装饰外表的作用,就像一个女人,外表再美也只是起装饰的作用,没有丝毫的现实意义,因为美丽的外表是经不起时间磨练的。一如一些当代的优美散文:只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深层次的主题内容,让人看了只得到短暂的美感而已,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要成为千古绝唱就像是天方夜谭了。 但《离*》不同,它的内容让人寻味。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这样的内容所折射出来的这样的人物形象怎能不叫人拍案叫绝? 没有感情的东西是不会有人愿意多读的,换句话就是说文章需要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才会有美感可言。然而《离*》也正做到了这点,它是一首充满*的*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修之数化”即指怀王在*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美与实相结合,大有浑然天成之势,这不禁让我认为它也是一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创举。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无尽藏。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是的,多少年来人们读《离*》,人们认识它,分析它,开掘它,只要是一个态度严肃者,真正的渴求者,似乎都不曾空手而返过。它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激励,“美”的享受。它是那样完美而丰富,古老而常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无论是多么完美的美与实的结合体,依然无法掩盖住屈原那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汤汤,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虽然整片的语言结构看似在语言中周旋,但仍然能让人品味到其的内在东西,这不失为一种高超的写作境界,即便是对于今天的写作者也是值得效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2:59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离*》为什么能和《史记》相提并论?
以下观点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离*》和《史记》相提并论是因为二者都是新创造的文学形式,都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3)《离*》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史记》近于《离*》的那种悲愤,不一定是得之于学,恐怕主要是因为司马迁的感愤同屈原一致,甚至可以说,因为司马迁生于汉季,比屈原看到了人世间更多的不公不平,所感愤者比屈原还要深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3:00
因为《离*》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 现。《离*》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 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 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 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 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 “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 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之文,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 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 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 《离*》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 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 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 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 的*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中又多用对偶。据统 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 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 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 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 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又 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汨”、“搴”、“莽”、 “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 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 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 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 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 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 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 的评价。 而史记大部分都是记录历史,对后世的影响要比离*小。假如说离*是我们现在可以很直白的理解它的意思,那么你会发现离*比史记要重要得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3:00
《离*》艺术地表现了作者如下思想: a.大一统思想,并且希望由楚国完成统一中国的伟业。《离*》在谈自己的美政理想时,反复提到那些具有一统地位、曾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中国并有所作为的君主--尧、舜、禹、汤、周文、周武等,歌颂他们的一统业绩、*措施、治国方法,希望楚王能效法他们。如“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先王之踵武”。 b.德政思想。认为有德者在位,无德者失国。如他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c.打破贵贱等级和“世卿世禄”制,举贤授能,明修法度。他说:“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其中的傅说、吕望、宁戚等皆是地位低下而有才能的人。 《离*》全诗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其内容,讲义所论甚详, 可参照《离*》原诗去读。这里要提及的是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问题。在《离*》中,屈原表现了对楚国炽烈的爱,他至死也不愿离开楚国。诗的后半部分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他这种心情。面对楚王的昏庸和群小的谗毁,在是否继续留在楚国问题上,他也有所犹豫,他曾先问灵氛,灵氛说:"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只要双方都美,就必然配合,良臣必然会遇上明君。天下这么大,难道只有楚国有美女吗?难道非得辅佐楚王吗?劝他"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努力到远方去吧,不要有所犹豫,哪有追求美好才能的人会放过你呢?"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天涯何处无芳草呢,天下哪里没有明君呢?你为什么总是怀念你的故国呢?"灵氛劝他离开楚国。于是他再问巫咸,巫咸亦劝他"勉升降以上下兮,求榘蒦之所同"--努力上下求索吧,寻找和你*主张相同的人。与灵氛的意见相同。听了灵氛巫咸的话,坚定了屈原离开楚国的决心,他也真个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趁着自己正当美盛的时候,去周游天地四方,寻求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贤君。于是,他在宏壮的仪仗中升腾太空远行了。可是,当他"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升上光明的天空时,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故乡;他马上便不能自持了:"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他的御马人和马都悲伤地怀念故乡,蜷(quan)局着不肯前行了。终于他又回来了。最后选择了以死报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既然没有能够和我共同实行美政的人,我还是追随彭咸投水自尽吧。选择了以死殉国道路。 其实,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期,盛行“士为知己者死”,无数士人周游各国,寻找可以施展自己抱负的君主,合则留,不合则去,不少人更是朝秦暮楚。屈原却把自己满腔热忱和旷世才华都倾注到了楚国,甚至在无望救国时,为楚国赴死。因此,后人称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爱国有其特点的:他既是“恐皇舆之败绩”,为楚国的,又是“夫唯灵修之故也”, 为楚君的,同时也是“哀民生之多艰”,有对普通人痛苦的同情。即是君、国、民三位一体的。尤其是他“将尽忠楚国和楚王当成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6]”,表现了历史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