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0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46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 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 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以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引人注目。鲁迅对乡村描写的独特性与深刻性,表现在一种“忧疑”的文化态度。他直面乡村的愚昧和病态,也依恋乡村的质朴和诗意。透过他的矛盾心态,不难体察乡村觉醒进程中的艰难与危机。 《故乡》写的是现实中的故乡,它是那样的萧索残破,“没有一些活气”。小说开篇就极力渲染一种“臧否不知所云”的心态:“故乡全不如此”,“故乡好得多了”,故乡“仿佛也就如此”,“故乡本也如此”。这或许是因为“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是为“永别”而来。目睹过故乡的衰败,体味了故友的隔膜,满蕴着迁徙的感伤,故乡越发显得黯然失色,以至于离开之际,“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沉郁悲凉之情溢于言表。 《社戏》写的是理想中的故乡,它是那样的如梦如幻,令人心向往之。作者笔下的平桥村山美水美人更美。扑面吹来的是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月色朦胧中临河的戏台有如“画上的见过的仙境”。不唯景色如画,淳朴的人情同样让人沉醉感动,“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难怪作者的回忆充满温馨深情。 值的注意的是,《故乡》《社戏》中的故乡情结并不就是简单的伤感或依恋。《故乡》以“我”脑里闪过“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田和英姿勃发的刺猹少年,使阴晦之气为之一扫;《社戏》写“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一次由长凳联想到“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一次感到戏台下“连立足也难”,折射出社会的黑暗污浊。《故乡》在对故乡的深深失望中仍有憧憬明天的期盼,这才有否定“辛苦辗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等三种生活,而执著寻找新的道路的感悟;《社戏》在对故乡的深情依恋中流露出怅然若失的感伤,“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全文收束于此耐人寻味。 鲁迅来自旧垒,又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熏陶。他以现代意识,以科学民主的价值尺度,衡量周围的一切,包括既往的乡村社会和故乡生活,同时倍尝理想与现实失衡的苦果,不免在精神上频频回首,滋生浓重的乡恋乡思乡愁。唯其如此,不但故乡的种种情形看得分明,连细节也描写得极其真实,无论爱或恨都植根于历史深处,绝无旁观者的冷眼与超然。 二、亦喜亦悲的故乡人物 鲁迅乡土小说的着眼点,在于写出农民的思想状态与精神痛苦,从文化层面上探讨农民的出路。鲁迅一直深切关注人的命运,特别是人的精神,追求合乎自然的人性发展和具有“力之美”的人格塑造。鲁迅早就认识到:“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1}又指出:“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帮,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2}这是典型的五四话语,是那个时代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 人是故乡的主体,故乡的一切都分明地在人物的身上体现出来。《故乡》和《社戏》写人的重点都在儿童。少年闰土天真无邪、机灵勇敢,是“我”心目中的小英雄。在对故乡的极度失望中,“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故乡之美好。双喜有点少年老成又不失天真热情,“最能体贴人意”是其突出品质,正是他一手导演了“月夜泛舟看社戏”的活动,俨然是个儿童领袖。阿发的无私、率直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当小伙伴们商议“偷”摘谁家的罗汉豆煮吃时,他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纯真的童心跃然纸上。 不同在于,《故乡》写了闰土成年后的巨变。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满是“皱纹”;先前“红活圆实的手”,已经变作“像是松树皮了”。不仅如此,生活的重压还使他变得像“石像”和“木偶人”一般,只企盼于冥冥之中的神佛庇佑。曾经哥弟相称的童年伙伴,而今竟然生分到叫“老爷”的地步,因袭的重负让人不寒而栗。《社戏》中的双喜和阿发,则永远定格在无忧无虑的童年。尽管如此,他们的明天还是可以从六一公公身上略知一二。六一公公夸迅哥儿“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中了“状元”岂非就是“老爷”?成年后的双喜们又将如何面对呢?鲁迅是唯恐他们将来也钝化成六一公公的,倘若这样又将重演闰土的悲剧。 鲁迅说他的小说人物的模特,“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3},《故乡》、《社戏》中的主要人物均应作如是观。 三、故乡:从生活到艺术 乡土文学的魅力不仅在于所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还在于可能展示了一个更接近于自然本色的生活风貌。对乡土小说作家而言,地域性的风景、风俗、风情是客观存在的创作资源。如何利用这一资源,换句话说面对这一资源确立什么样的立场,选择什么样的记忆,撷取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关系作品成败的关键。《故乡》与《社戏》称得上是艺术地诠释故乡的经典文本。 《故乡》的创作素材主要是鲁迅三次回乡的经历。鲁迅与闰土的原型——周家帮佣的儿子章运水相识于13年,1900年1月回乡度年假与运水重逢是故事的重点。1916年12月为母亲六十寿辰回乡探亲,返乡“臧否不知所云”的观感是创作的触机。1919年12月回乡迁家是情节的框架,又以同年所写《生命的路》的感悟收束全文。《社戏》中的平桥村的原型即鲁迅外婆家所在地安桥头。鲁迅儿时通常每年两三次随母亲到外婆家住上一段时间,喜欢同农村孩子玩耍,一起去放牛、钓虾、捉蟹、看社戏。《社戏》所写在北京的两次看戏,日记中均有记载,一次是1914年2月30日,一次是1915年1月1日,甚至连募捐演戏、名角姓名等细节都完全相同。 《故乡》按时间顺序描写从回故乡到离故乡的完整过程。情节的虚构主要有二:其一,鲁迅从19年离乡异地求学,到1921年创作《故乡》的二十余年间曾三回故乡,而小说改造成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其二,鲁迅与运水的交往主要在13年至1900年的少儿时期,1919年回乡迁家未和运水谋面,而小说不惜笔墨写“我”与闰土急盼相见又不敢相认的重逢。至于鲁迅回乡那天是否“深冬”,天气是否“阴晦”,不必经过客观事实的验证,因为它指向的是小说所建构的艺术世界。作者对生活素材加以大胆改造,意在渲染一种“久别重逢,时过境迁,面目全非,感慨系之”的氛围,以加浓思乡之切的味汁,深化离乡之际的感悟。 《社戏》不像《故乡》笔笔落在故乡上。小说上半篇写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下半篇写记忆中在故乡看戏的情形。两地看戏反差极大,作者的感受亦大不相同。在北京两次看戏都没有看好,戏固然不尽如人意,拥挤嘈杂的环境更让他有一种压抑感;在故乡看戏之所以记忆犹新,不是戏本身有多好,而在戏外——看戏前后的人与事充满童真之趣。与其说故乡看戏让人回味,不如说童年生活值得珍惜。平桥村不仅是“我”魂牵梦萦的理想乐土,更是作者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正是有了上半篇的铺垫反衬,下半篇的故乡之美,才越发富有魅力和韵味。 鲁迅有自己的审美追求,他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4},主张“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用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5},关于乡土文学,他强调要写出“胸臆”{6}。所谓“胸臆”,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理解为故乡情结。《故乡》与《社戏》都源于作家的生活实感,不少情节有原型可循,又渗透了作家爱恨交织的情感。两篇小说的主题早已孕育在鲁迅心中,直到他作为一个寻找“新生活”的探求者经过了十几年的摸索思考之后,直到他获得对社会思想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真切的情绪*受之后,他才调动生活积累创作了这两篇小说。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乡土小说在情境设置上颇具匠心,人物几乎都活动在公共场合。唯一例外的《故乡》虽落笔家里,着力描写的却是“我”作为家庭成员与外人——闰土、杨二嫂等人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故乡》与《社戏》有力强化了故乡情结的文化张力,有效深化了对此所作思考的力度,也为作者的历史考察提供了真正具有民间意义的注脚。当时就有人评论《呐喊》说:“他的作品满薰着中国的土气,他可以说是眼前我们唯一的乡土艺术家。”{
参考资料:http://www.sogou.com/sogou?pid=AQxRG-2191&query=%C8%F2%CD%C1%B3%C9%C4%EA%BA%F3%B5%C4%D7%CA%C1%CF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46
身材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皱纹,眼睛肿得通红
因为在海边种地,终日吹着海风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因为种地所以变成这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8:47
你*屁
参考资料:反对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