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都是没有棉被的,古人是怎样过冬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0:2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05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现在已经入了“三九天”了,就说明天气会越来越冷的。


古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简陋缺乏,科学技术并不发达,没有我们现在可以用的暖宝宝、电褥子、羽绒被、发热裤之类的,而棉在当时也是一种奢侈品,根据历史上面的记载,宋朝之前是没有棉被的,那我们的老祖宗他们到底是怎么御寒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人没有棉被的时候是怎么御寒的?

根据史书上面的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中国古代的时候是没有棉花存在的。实际上我们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是根本没有种植过棉花的,翻阅一些书籍可以发现,在《宋书》之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棉”这个字眼的,也就说明在宋朝之前是根本没有棉花存在的,百姓和皇家里面根本就没有这种花的存在。后来慢慢的才开始种植棉花,但是最初的时候,是被拿来欣赏的,就像别的花一样只是用来看,且棉花只供贵族观赏。


棉花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在宋朝之前更是没有棉花的。所以在宋代以前的话,如果想要一个棉花被子,比登天还难。古代的冬天可比现在要冷得多了,防寒御寒也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古人们为了保暖,他们只好烧一些木炭,他们将烧红的木炭,放一个特制的铁盒之中,让它散发热量,之后把门窗关死。可是古代房屋的构造也大多是木制的,保暖性自然就要差很多,要再采取什么保暖措施才能过冬。


虽说宋朝之前没有被子?但是事实上,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使用被子了。只是那个时候被子并不叫做“被子”,而是叫“衾”。衾的内部有着非常多的填充物,它和被子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早在先秦时期的时候就有“衾”的出现了,而后来才慢慢的变成了被子。

在古代的时候,被子大小是不一的,但是功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暖。古代也是存在*差距的,自然被子里面的填充物是不同的,穷人只会在被子中间塞上芦苇或者破旧的衣服等等,他们会在床上铺上厚厚的一层干草,这样也是能达到一定保暖效果的,再加上也会用煮饭剩下来的柴火,点燃了取暖,那个时候普通人家百姓都是这样过冬的。


有钱人家的御寒办法自然就会有很多种,那可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一辈子都没有体会过的。富贵的人家大多会在被子里面,放置各种各样动物的皮毛、薄绒、兔毛、羊毛,一些奢侈的东西。这些东西自然取暖效果要比芦苇破衣服什么的好得多。能拥有这样厚厚的被子,也是让很多人艳羡的。他们也会在房间里点燃炭火,这样屋子就会暖和很多,而穷苦人家却只能烧一些柴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06

宋朝之前都是没有棉被的,古人会在家中燃烧一个火盆,或者放置一个火炉进行取暖。古人就是这样过冬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06

富贵人家会烧炭取暖,采用鸭绒填充的被子或者是动物的皮毛,还会有暖手炉,穷苦人家就只能用柳絮和芦花还有稻草来抵御严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07

古人都是使用动物的皮毛或者茅草来过冬的,所以有些连这些东西都不具备的人经常被冻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