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1: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1 10:12
夷夏之辨的标准是什么?
答:王道也,礼乐也。夷夏之辨,犹小人君子之别也。
今人有解释为血统者,那是牵强附会。公羊尝以秦为狄,榖梁曾以卫为戎,但并不是说公谷以晋卫为异族。事实上,古代只有五方之民异性的概念,并无内外种族之分(不独我们没有,古代异族也没有。西方民族观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反抗教会的控制才产生的。此前固然有类似宋朝辽宋之辨的意识,但与现在大行其道的民族主义还不是一码事)。所以公羊曰:“《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喝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天下皆王之子民,夷狄亦然。只是,礼乐之化有远有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所以,*不是理想,区别对待而已。
今人有解释为文化者,也是盲人摸象。夷夏之辨,不是一角斗场,谁文化高谁就是华夏。文化本来多元,制度只是因民族而异的平衡策略,又岂是浪说高下的?夷夏之辨建立在王道中心的基础上:我们本著忠恕之心,把一切文明,都纳入九服体系;从而既保证各文明自身的延续,又协调文明闲的分歧;保合太和,各正性命。所以,只有宽容而广博,奉天而厚理,悠远而无疆的文明,才可能担当华夏的重任。
问:今天的英美是否夷狄?
答:当然是夷狄。消费经济,天地为之变色;男女无别,亲情淡漠不安,不是夷狄是什么?我承认中国今天比他们更差。但这种情况在公羊叫做“中国亦新夷狄”。但夷夏之辨并不能因为没有华夏而降低自己的要求。
中国人谈论世界,应当革除弱国心态。因为我们被打败过,所以就不敢进行思考了,说什么都得聼著西方点,免得被人骂我们不自量力了——何必呢?华夏之道,不过君子之道而已。君子之道,始於正心诚意。心有所愤懥(比如总是憎恨某族),有所恐惧,有所好乐(比如总是羡慕某国),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只有摆正心态,认真观察世界,反思自己,才能找出强国之路,才能找到发展方向。总之,夷夏之辨不是连自己祖宗都敢骂;提起保家卫国,还要看看是和谁打的弱国的谈资,也不是妄自尊大唯利是图,整天准备著应付文明冲突世界大战的政权的课题。
问:如何看待清末的夷夏之辨。
答:公羊曰:“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喝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我们大可不必为那段历史懂什么感情。我们所有的,只能是“乃疾之也”的尴尬。
1、华夏治国,讲求设官分职,立冢宰以佐王。王则“罔攸兼於庶言、庶狱、庶慎”。以明朝为例,虽废宰相,犹首辅领百官,*拟,是冢宰之任在也。下官上书,科道封驳,是宰夫、太仆之政犹在也。朝廷任官,低品听吏部,高品自廷推,是六属专达犹在也。明帝立嗣,皆廷臣决以嫡庶,是犹守《春秋》之制也。明朝琼州尝贡宰辅,云南曾有重臣,朝鲜、蒙古、女真世为外藩,是犹有五隶、九服之制也。而清帝皆乾纲独断,凴一人之喜怒,无世臣之制衡。*旗汉各半,而机要皆待满洲;兵丁区分蒙、满,绿林、乡勇有差。至於民族*,则尤其夷狄陋习。用今天话说,就是推行殖民统治,破坏民族融合。对北方,清廷禁止旗人与汉人通婚,禁止蒙古、回族与汉人杂居。禁止汉人出关、出海,禁止蒙古人出旗、入关,通过宗教*蒙古族、藏族人口。维持留守满族的原始状态。禁止北方民族学习汉语。完全违背了“大一统”的最低信念,灭亡了“神之聼之,终和且平”(毛诗)的理想,至今留有隐患。对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则剃发易服。甚至改土归流,驱逐出村落,采取占领区统治,至今大量南方民族流落境外。严重违背了“五方之民异性”(王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王者,往也”的施政原则。
2、夷夏之辨,是寄予朝廷奉行王道。无论自己出身如何,是楚人也罢,赤贫也罢,都要以君子之心治理国家。所以汉以来南方兴起,并不因吴楚之民,而对春秋心存芥蒂;反而是志在春秋,明辨夷夏。永嘉之乱,靖康之耻,士夫或孤守江南,或曲全中国,何曾有分南北?这才是对《春秋》的正确理解,才是君子治国的态度!正是基於《春秋》的这一特点,才会使当年的鲜卑,仰慕华风。从太武帝肇基,到孝文帝升堂,把自己从一个落后民族,发展为一个伦常有序的政权。最终,其血统融入中华,而其制度(法典、兵制)则为隋唐所继承。然而清廷不然,一开始便曲解春秋,自居夷狄。辽金的灭亡,本是由於公羊所说的“离于夷狄,而未能合于中国……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只要看看当年金国对蒙古的长城,聼聼蒙古对金大都的态度,就可以感到游牧民族的可怕。然而清人把这一切歪曲为金人汉化亡国。那么辽国是怎么灭亡的呢?他们倒是没有完全汉化,完整保留了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统治。而女真的掘起,正是因为契丹的残暴!每一个民族都有保留自己特色的权利,但为了本色而反对文明,则未免太肤浅了。基於这种误解,清廷一直对《春秋》耿耿於怀,废除元明时通用的注解,借对古注、汉学的恢复,和同时大张旗鼓的*,而控制读书人的思想。可笑的是,“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待中国知识分子被奴化之后,已经不知防夷的中国,却遇到了比蒙古还强大的夷狄。此时的清廷,却又妄自尊大,僭称华夏了。迨泰西舰船利炮打开国门,中国的乡军团练登上舞台的时候,这个朝廷却又不惜出卖中国,以根除乱民,以维护其“天朝”。
3、纵观清史,皆小人戚戚以求,行险侥幸之道也。虽一时登峰造极,然终究害人害己。
问:春秋夷夏之辨的内容。
答:窃以为要在认清楚、吴的夷夏问题。这里我简述一下,再附上朋友的文章。希望大家有时间好好研读一下春秋三传,并一点要参考汉晋注本(左氏杜注,公羊何注,榖梁范注)。夷夏之辨在宋儒的注本中更清晰,但是因为清学的扭曲,现在没人尊重了。所以大家先要看看汉注,看看我们国家原本(在一个没有受到夷狄大规模威胁的时代)是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然后才能破除迷信,有益於学。当然,最好也体会一下汉学的真精神。
1、楚国、吴国是否夷狄?答:易者,天下之大道也。春秋法天而笔削,不过随吴楚之进退而褒贬之。论*,楚为周朝封国;论血统,吴为华夏正脉。但《春秋经》确是以吴楚为夷狄。何哉?必考究历史:春秋之时,天子礼乐尚在,故齐桓晋文定霸,皆以尊王;至於宋郑鲁卫,亦皆服从王事。然而楚国无一次尊王,吴公黄池之盟虽进,但恩泽不一世而斩。所以,楚吴虽有仁义,近於华夏,然小信未孚,是故夫子虽有入楚说越之行,而《春秋经》终不能贸然进之。同理,秦国虽东迁平王,西复故土,然而一出肴山,多行不义,后世目为鹰鸷虎狼之国,不亦宜乎?……至於春秋后,中国亦为新夷狄,当此之时,楚国尚能遵循礼乐,故至战国,则经师不以楚(吴已亡)为夷狄,观《左氏》可知。即便公谷二传恪守夫子微言,亦皆言“楚王”。此应该说是“口误”,但却透出他们对楚国的态度。可见,战国以降,楚国不过是保留在《春秋经》中的夷狄象徵。此后,历朝就《春秋》而习法治平,分别夷夏,何尝有楚人、吴人、齐人之分?
此一《春秋》传承,亦可见春秋精神。本为华夏,而肆行夷狄,则夷狄之。虽出夷狄,而能行礼乐,则褒进之。虽行礼乐,出自夷狄,不敢贸然同於中国,谨也。行礼乐,遵华夏,数世继之,人皆信之,则华夏矣,於其出身何有?
2、楚、吴为夷狄。何以狄之?盖“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叛。夷狄也,而亟病国”(公羊),“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必先叛。故曰荆,狄之也。”(谷梁),“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左氏)。吴则“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史记),春秋视之,一如杞子来朝,左传“用夷礼,故曰子”;介葛卢、白狄来,公羊“夷狄之君也。何以不言朝?不能乎朝也”。盖华夏者,在畿内,则有八则,一曰祭祀,六曰礼俗。在邦国,则有九服,要服以上贡货物;又大司马“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楚、吴不能守礼,不能安分,自当夷狄视之。
春秋之夷夏,犹小人与君子。夷夏之辨在礼乐,犹小人君子之分在道德。古人知之者,进於华夏;畏之者,沦於小人。
3、楚、吴之进爵。邢人、狄人伐卫。谷梁:狄其称人,何也?善累而后进之。伐卫,所以救齐也。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举,谷梁:吴信中国而攘夷狄,吴进矣。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谷梁:黄池之会,吴子进乎哉!遂子矣。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欲因鲁之礼,因晋之权,而请冠端而袭。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吴进矣。吴,东方之大国也,累累致小国以会诸侯,以合乎中国。吴能为之,则不臣乎!吴进矣。王,尊称也;子,卑称也。辞尊称而居卑称,以会乎诸侯,以尊天王。吴王夫差曰:「好冠来。」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
4、楚、吴之贬退。吴入楚,谷梁:何以谓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不正乘败人之绩而深为利。居人之国,故反其狄道也。
5、中国亦新夷狄。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肴,谷梁:狄秦也。其狄之,何也?秦越千里之险,入虚国,进不能守,退败其师徒,乱人子女之教,无男女之别。秦之为狄,自肴之战始也。(公羊同) 晋伐鲜虞,谷梁:其曰晋,狄之也。其狄之,何也?不正其与夷狄交伐中国,故狄称之也。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谷梁:戎者,卫也;戎卫者,为其伐天子之使,贬而戎之也。戊辰,吴败顿、胡、沉、蔡、陈、许之师于鸡父,公羊:此偏战也,喝为以诈战之辞言之?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然则喝为不使中国主之?中国亦新夷狄也。(此战吴为直,故春秋序吴於上,这是吴进则与之,而中国退则狄之的笔法。然而,若书“吴及……战于鸡父”,则有以吴为主,夷狄主中国之嫌,故但言败而已。)
6、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公羊:吴何以称子?吴主会也。吴主会则喝为先言晋侯?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其言及吴子何?会两伯之辞也。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喝为以会两伯之辞言之?重吴也。喝为重吴?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襄公十年,会吴于柤,遂灭傅阳,谷梁:不以中国从夷狄也。
7、疾夷狄,而不责夷狄。楚子诱戎曼子,杀之,公羊:夷狄相诱,君子不疾也。喝为不疾?若不疾,乃疾之也。(盖疾其不义。然夷狄无知,不可以强求。)
8、夷狄有可闵者。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公羊:潞何以称子?潞子之为善也,躬足以亡尔。虽然,君子不可不记也。离于夷狄,而未能合于中国,晋师伐之,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
附:华夷之辨---《诗经》中的蛮荆问题 (杨清枫)
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单单,单单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允,蛮荆来威。 ——《诗经 小雅 采芑》。
很多人把这里的“蛮荆”等同于楚国,并以此作为楚国本是异族的证明。但是,毛传明确声明:蛮荆,荆州之蛮也。而不是说的楚国!鉴于诗注过于简单,这里来详细说明一下:
荆为地名,请看《尚书 禹贡》“ 荆及衡阳惟荆州。”
请注意看《 禹贡》中的第一段:“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知”从这一系列祭祀来看,九州已纳入华夏之地,受华夏文化泽被。
“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苦,三邦厎贡厥名。包轨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从后面几句更详细的贡品说明来看,荆当时已是华夏之地无疑。
《尚书》中描述的年代在《诗经》之前,可以肯定,《诗经》句子中的荆,乃是地名,而非族名。
然而,历史沿革,原先华夏之地可能受到蛮族侵扰窃据。同样按照毛序,《采芑》是宣王时诗。而《国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篇,注:“败于姜戎氏时所亡也。南国,江汉之间。”可见当时江汉(属荆州)一带,确为戎人占据。也许大家已经习惯“南方曰蛮”,但是这是汉朝的训估,并不是先秦的实况。《春秋》昭十六年“楚子诱戎蛮子杀之”,就是戎人称蛮的例证。所以周王南征,“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单单,单单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猃允,蛮荆来威。”诗经中说的正是华夏之师讨伐蛮族,明王之份。
蛮族窃据荆地,所以诗经在前面用蛮加以特别指代,将其与“猃允”相提并论,
另外,属于华夏文化的楚国在同一块土地---荆地上建立,但不等于楚人就是蛮族。楚国的源流,在史记得非常清楚。楚国贵族屈原的作品中,“帝高阳之苗裔”,也说明自己是华夏后人。楚国、吴国后来的君主僭越,自称“王”,这是不懂“礼”的表现,不懂礼,那就是跟蛮族一类。所以当时其他中原诸国,蔑称其蛮,但并不等于,楚、吴是蛮族后人。他们仍为华夏族。
从我读诗经的体会,《诗经商颂 殷武》也可以作为对照参考。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这段讲的是武丁讨伐荆楚。也很明显的反映了华夏之礼,天子和臣下应各安其份。从诗句推测,是殷商衰弱,荆楚借口以自己居住太远,不向天子朝贡。所以武丁讨伐。“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句话是对比,说的是当年成汤在世的时候,即便是非常远处的氐羌,也不敢不来朝贡,那么,言下之意,就是责备属于华夏后代的楚人怎能借口路途遥远不来朝贡,在礼仪上,还比不上属于蛮族的氐羌。当然要受到惩处。这段诗句就是表明华夏之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