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8:20
学习、实践、研究、总结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主要途径。
1、注重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爱生、爱国、爱岗、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师德理念,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发扬“静下心教书,潜下心育人”的敬业精神,形成“以师为乐、以师为贵、以师为荣”的良好环境。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格、风范;要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淡泊名利,耐得清苦,受得寂寞,不为红尘所感、名利所累;要知难而进,永挑重担。
2、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学历达标,通过自学、函授等形式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要按要求求真务实地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与培训。
3、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及教育教学刊物。
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人类科学知识的快速更新。据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预测,今天出生的孩子,到大学毕业时,世界上的知识总量将增加4倍;当这个孩子50岁时,知识总量是他出生时的32倍,而且97%的知识都是在他出生后才研究出来的。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不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只看课本、抄教参,势必就会画地为牢把自己圈囿于一个狭窄的生活空间里,使自己孤陋寡闻,更谈不上从事教科研了!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补氧”。教师只有博学,才能多才多艺,才能娴熟地掌握教学技巧,才能成为学生乐学的引路人,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读书看报的过程就是学习、沉淀的过程;教学、写作的过程是教师深化、内化、升华的过程。要充分运用图书阅览室的教学资源,大量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及教育教学刊物,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养成记笔记、做剪贴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报刊)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借鉴,交流提高。
当今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已将整个世界联结成为“地球村”,网上学习、网上查询、网上交流已成为时尚。可惜的是,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师受条件所限,上网者寥寥无几。同时,由于电脑培训和操作不够,电教设备不足,电脑配置落后等原因,致使多数学校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等望而兴叹。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的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水平也到了非提高不可的地步,不然的话,将制约整个师资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必须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使教师尽快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并能上网学习,应用电脑备课,促进其素质迅速提高。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设计;要充分利用隆化教师研修网,发挥全县各学科网络教研作用,立足县域优秀教学资源的整合,交流教师课改的问题和思考,开展新课程教学研究。学习参与研修网提供教案、作业、单元检测试题、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公开课示范课录像等相关教学资源,搞好学科网络日常教研管理、辅导、答疑、网上互动等研究任务,提高学科教研的即时性和有效性。使教学研究走向网络化、日常化,真正做到网络教研为课程改革服务。建立本校、外校领导教师、教师教师间QQ群,交流、研究、总结。
5、外出学习培训。
学习培训一是本县,二是县外。无论是何种规模与形式,教师都要珍惜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要珍惜学习培训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学习,认真记录,学以致用,资源共享。
6、拜师专业引领。
为使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迅速成长,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就应主动拜师,使自己在业务上有人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培养。这比全靠自己摸索省时、见效。所拜之“师”应为名师,属当地知名度高、教有建树的专家。他们能够给予中青年教师以居高临下、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和帮助。可根据研究领域和专业特点,由中青年教师自己选择或由学校安排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可以常上门求教,探讨问题,或参与课题研究。也可由专家定期亲临现场予以具体指导。
7、活动中锻炼提高。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学区中心校及县级以上部门所组织的教学比武、课堂教学评优、基本功素质大赛等活动,“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掌握规律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积累升华经验,在实践中地去提升自己。
8、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在活动形式上有组织型和自发型两种类型。组织型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研讨活动。自发型是指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或学校管理者或同仁或专家)进行研讨,这种研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方法、形式有:对话、协作、帮助。平时互相切磋、研究、交流,新老教师相互帮带,教师组织参加教研组开展的以集体备课为主的教研活动等。
9、教育科学研究。
教科研是教师自身高层次的进修。教科研的先决条件是教育思想的转变,知识、信息、理论的学习、积累、沉淀是教育科研的必备条件,而及时的总结、深化、内化、升华是其必然的归宿。只有这样,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才能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能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研相长。 提到搞教科研,当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有人不免生疑:既无家学渊源,又无名师指点,整日忙得不可开交,谈何容易!其实,无论学者型、科研型还是专家型教师,其本质依然是教师,并非固守书斋,孜孜于自成体系的所谓学问家。
实践证明,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科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来自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有研究不完的规律,这些规律都会由一些教学现象表露出来,教师如善于捕捉这些教学现象规律,对它思考一番,从中能受到启迪,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就是研究。思考之后自然就会产生出自己的看法、观点、见解,写成文章就是学问。边教学,边研究,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积累、沉淀、思考、总结、内化、升华就是从事教科研的有效做法。
教科研工作能使教师以理性的态度、全新的视角、更高层次的认识水平去审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个人发展,业务能力的提高,教学水平的发展,胸襟的开阔和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教科研。先一步,高一层,使自己在教科研这片沃土上迅速成长,不再做“经验型”、“勤奋型”的教书匠,争做“科研型”、“研究型”的教育家。既做“经师”,更做“人师”;在教学工作上,它首先使我们想到抢占教育工作制高点,它在使人们获得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的同时,更具有科学研究精神。它使我们学会以理性的思考,不断以实践探索为出发点,去进行实践活动。工作中不再以印象代替现象,经验代替规律,习惯代替改革,而是崇尚质疑精神,敢于否定,勇于探索;不盲从,不固步自封;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体现出教师学会用逻辑分析的手段,追求事物的精确性和规律性。 教师要树立科研意识, 许多教师并非没有科研能力,只是缺乏科研意识。一个教师若无科研意识,就不会有重大的发现,不会产生独到的见解,更不会有大胆的创新,只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低效劳动。那么,他也就始终摆脱不掉“教书匠”的“经师”范畴。因此,教师投身教科研首先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高尚的思想意识。 2、自学的学习意识。 3、思考意识。
10、善于思考,乐于反思,勤于总结。
思考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是内化、深化、升华的过程,思考是知识转化与升华为素质的关键。学习中不思考,知识具有的精神不能体会;实践中不思考,具体的感知不能升华,隐藏的真理就无法领悟。不思考,无法推理、归纳、注释,无法想象探索,无法去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思考可以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探索真理,其乐无穷。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总结还能输入、吸收新知识新见解,提高科研水平。教师职业决定了每位教师都具有科学研究的机会,但有机会是一回事,没有科研能力又是一回事。有机会不利用,仍然不可能具备科研能力。而总结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进行科研、增长能力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教师都应既会育人、又会教书、还会科研,人一旦从科研的角度去思考他的本职工作,无论多么平凡都有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8:20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上。”这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我们教师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这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表现,又是连接教师和学生心灵的纽带,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老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之时,坚持以德育人,给学生奉献的关爱越多,师生间的感情就越深,学生就更亲近老师并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热爱学生,要做到全面地关心全体学生,就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使学生在感情的天平上失上平衡。要善于在后进生身上发现积极因素,并调动其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这就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耗费更多的精力。这种种的一切都说明了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一定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一、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教师一定要把爱国、爱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转化到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本职工作上,并为之拼搏、奋斗。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履行好这项职责,首先*素质要高,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因此,与其它行业的职业道德相比较,教师职业道德在内容上更具丰富性、深刻性、全面性和直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在职业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循,同时在整个做人过程中也应当遵循。对我们这些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而言,要想提高*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奉献精神。
人们形象地将教师比喻成蜡烛,蜡烛的精神就是奉献的精神。因此教师应具有奉献精神,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同人民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的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步入更加崇高的人生境界,亲身体验到教师劳动特有的乐趣和幸福。(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可贵的职业情感,因为“爱”是师德的核心。只有爱得深切,才能钻得深入,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成果。对学生的态度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当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爱。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就是要热爱全体学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既要了解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使教育工作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成效。(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教育事业对教师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和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教风;要有尊重规律,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的精神和推动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大局意识;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在仪容、举止、语言礼仪等方面体现高尚文明的风貌,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四)、真抓实干,一丝不苟。
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以增强群体凝聚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在生活上关心问题学生,热心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各种问题,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工作中要认识到教育方法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作为教育者必须竭力学习钻研。仅靠凭空说教,生搬硬套,不仅不会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根据我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才能使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用奋发进取的精神,勤奋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要有在教书育人中经受锻炼,接受洗礼的强烈愿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我们年轻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善于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并重,身教要重于言传。因此,就要强化自身的成长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敬业,而且要精业,刻苦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自觉的向老教师请教教学方法,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在职进修;以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做到得心应手,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尽可能多参加学科培训和学术研究,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充分发挥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善于总结经验,从而达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目前,学校教育正处在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珍惜和善于利用这个大好机遇,作为年轻教师一定要跟上前进的步伐,积极要求进步,参加*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学习并勇于实践,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树立远大理想,树立艰苦奋斗和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