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龙的发现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7:0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0:20

禽龙牙齿与现代鬣蜥的牙齿图解,来自于曼特尔在1825年对于禽龙的研究禽龙的发现 长久以来被视为传奇故事。在1822年,吉迪恩·曼特尔(Gideon Mantell)与妻子玛丽·安(Mary Ann)在拜访一个病人时,玛丽·安在英格兰萨塞克斯郡卡克费耳德村的蒂尔盖特森林的地层中发现了禽龙的牙齿。然而,没有证据可以显示曼特尔带了他妻子一起探访病人。而且,曼特尔在1851宣称是他自己发现了这些禽龙牙齿。但并非每个人都认为这故事是假的。不管当初事实的*是如何,曼特尔回到当地寻找更多化石,并请教当时的化石专家这些骨头属于哪些动物。大部分科学家,例如威廉·巴克兰(William Buckland)与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认为这些牙齿来自于鱼类或哺乳类。然而,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一位博物学家山缪·斯塔奇伯里(Samuel Stutchbury),认为这些牙齿类似鬣蜥的牙齿,尽管体积是鬣蜥牙齿的两倍大小。曼特尔直到1825年才对他的发现进行描述,并将研究结果与化石交给伦敦皇家学会。
1840年在英格兰梅德斯通发现的禽龙化石在确认过这些牙齿与鬣蜥牙齿的相似处后,曼特尔将它们命名为禽龙(Iguanodon);在希腊文里,iguana意为“鬣蜥”,odontos意为“牙齿”。曼特尔基于异速成长理论,而估计这动物的身长接近12米。
曼特尔最初是想将它命名为Iguanasaurus(鬣蜥龙),但他的朋友威廉·丹尼尔·科尼比尔(William Daniel Conybeare)建议这个名字比较适合鬣蜥本身,而Iguanoides(似鬣蜥)或Iguanodon(鬣蜥牙齿)是更好的选择。曼特尔当时忘记取种名,所以在1829年,弗里德里希·霍尔(Friedrich Holl)将禽龙命名为I. anglicum,后来修改为安格理克斯禽龙(I. anglicus)。
1834年,肯特郡梅德斯通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标本。曼特尔马上便取得了该标本,他从 牙齿辨认出它属于禽龙。他犯了一个著名的错误,将一个角状物置于鼻部之上。后来所发现的保存状态更好的标本,透露出该角状物应该为拇指上的尖爪。在梅德斯通所发现的标本,与岩石一起在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展示中。在1949年,梅德斯通当地为了纪念这个发现,将一只禽龙放在当地的纹章上。这个标本被认为与在1832年由克里斯蒂安·埃里希·赫尔曼·冯·迈尔(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所命名的曼氏禽龙(I. mantelli)有关联,汪迈尔命名曼氏禽龙来取代安格理克斯禽龙;但事实上,发现安格理克斯禽龙化石的岩层,与曼氏禽龙所处岩层并不相同。
同时,曼特尔与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之间产生了紧张关系,欧文是个著名科学家,有许多更好的发现,并且在英国混乱的改革时代中跟*界与科学界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欧文是个坚定的创造论者,他反对当时引起争论的早期演化理论,并将恐龙作为反击的武器。在一项对于恐龙的研究中,欧文将恐龙的长度估计为超过61米,这使得恐龙并非只是巨型蜥蜴,并推演出它们是先进、类似哺乳类的动物;根据那个时代的理解,这些特征是上帝所赋予的,而非从蜥蜴转变为类似哺乳类的动物。
在曼特尔死前不久的1852年,他了解到禽龙并非重型、类似厚皮动物的动物,也就是说禽龙的外型并不如同欧文所认为的;但曼特尔的去世让他无法参加水晶宫恐龙雕塑的创造,所以欧文版本的恐龙成为大众所熟知的版本长达数十年。本杰明·沃特豪斯·霍金斯(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有接近24个不同史前动物的重建雕塑,这些混凝土雕塑由钢与砖瓦做成骨架;其中有两个禽龙雕塑,一个呈四肢站立姿势,另一个以腹部躺着。在四肢站立姿势的禽龙完成之前,霍金斯曾邀请20个客人在骨架中举办宴会。
最大型的禽龙化石是在1878年发现于比利时贝尼沙特的煤矿坑,位在地表322米之下(1056呎)。 在煤矿的管理者阿方斯·布里亚尔(Alphonse Briart)促进之下,路易·多洛(Louis Dollo)与路易·德波夫(Louis de Pauw)监视这些骨骸的出土,并重建它们。当地至少有38个禽龙个体被挖掘出土, 其中大部分为成年个体。 从1882年开始,这群化石中大部分被公开展览;其中11个是以站立姿势展出,而另20个是以它们被挖掘出土的型态展出。这些禽龙化石是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重要展览品。其中一个的复制品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这32个化石中,大部分被归类于新种贝尼萨尔禽龙(I. bernissartensis),比英国所发现的禽龙还要大型、粗壮;但其中一个化石,被归类于不明确、纤细的曼氏禽龙(I. mantelli)。这些禽龙化石是已知第一群完整恐龙化石之一。除了这些禽龙之外,另外还发现了植物、鱼类、以及其他爬行动物的化石,包含鳄类的伯尼斯鳄。
架设中的贝尼沙特禽龙骨骸在当时,化石保存技术才刚起步。而且,骨头中的黄铁矿会变化成硫酸铁,破坏这些化石,使它们破碎、粉碎。当位在地表下时,化石保存于湿气中,可避免变化发生;但一旦接触到干燥的空气时,化学转化便开始发生。那些位在布鲁塞尔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使用结合酒精、砒霜、以及虫胶的物质来处理。这个综合物质将同时渗透入化石(酒精),消灭所有生物媒介(砒霜),并使化石坚固(虫胶)。这些综合物质拥有意外的功效,可将湿气保存在化石中,并延长破坏年限。现代的处理方式已不采用监视化石储藏室的湿度,而是用聚乙二醇包覆化石,并在真空帮浦中加热,而湿气将立即地被移除,而细小空间被聚乙二醇填满,可密封并补强化石。
多洛利用这些贝尼沙特标本证明欧文将禽龙形容为厚皮动物,是不正确的。他将这些骨骸以鸸鹋与沙袋鼠的二足姿势架设起来,并将原本放在鼻部的尖刺,重新置于拇指上。然而,多洛并非完全正确,但他当时是面对第一群完整恐龙化石,具有资讯与经验上的劣势。多洛的最大问题是他将禽龙尾巴弯曲。禽龙的尾巴因为硬化肌腱的原因,实际上将近笔直,如同这些化石刚出土的状态。如果禽龙的尾巴以类似沙袋鼠或袋鼠的姿势弯曲,它们的尾巴将会断裂。如果禽龙的背部与尾巴是笔直状态,当禽龙行走时,它们的身体将会与地面平行,而手臂则处于随时支撑身体的状态。
贝尼沙特地区的挖掘活动在1881年停止,但当地的化石并没完全挖出土,仍有发现挖掘活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地被德意志帝国所占据,德国古生物学家奥托·耶克尔(Otto Jaekel)来到比利时,准备监督贝尼沙特的重新挖掘活动。在第一个含有化石的地层即将出土时,协约国重新占领了贝尼沙特。该地区的挖掘活动因为财务问题而被阻碍了,并因为1921年的淹水而停止。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