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2:25
他们的努力拼搏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项项赛会纪录被刷新,一个个顽强的身影在拼搏……北京残奥会上,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用自己的泪水和欢笑谱写了一曲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生命壮歌。
在所有参赛的运动员中,身高只有1.34米的艾琳·波波维奇非常显眼。这位美国泳坛明星在北京残奥会上连夺4金,被人们誉为“女菲尔普斯”。
“我就是要努力超越自己。”脖子上挂着金牌,艾琳·波波维奇兴奋地说:“生活中有欢笑也有泪水,现在一切都值了。”
尽管在女子50米蝶泳S7级的比赛中没能延续摘金的势头,但这位经历12次大手术、战胜无数常人难以想像困难的姑娘并不觉得失落:“残奥会上的任何一枚奖牌都是莫大的荣誉。”那份从容和淡定,让人肃然起敬。
残奥会上,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每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都是一段传奇。
北京“水立方”里,杜剑平单手在泳池中犁开漂亮的水线,用自己的独臂擎起了中国代表团在北京残奥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在上届雅典残奥会上,他创造了勇夺3金3银的奇迹。
杜剑平出生5个月后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全身瘫痪。住院26天后,医生无奈地对杜剑平的母亲说:“再生一个吧,这孩子养着没好处。”
但在母爱的支持下,杜剑平最终站了起来,虽手脚不便,却对游泳情有独钟。他在失去一条胳膊后练习游泳,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水中保持平衡。此外,手在入水时还会打到浮标,经常伤痕累累。但他没有放弃。
“只要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成功。”站在领奖台上,杜剑平的笑容那么灿烂、那么自信。
更多的残疾人运动员没有拿到奖牌,但他们都同样让人感受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六次参加残奥会乒乓球比赛的广西老将张小玲在F8级比赛中不敌瑞典对手,失去了决赛资格,未能续写每次出马都夺两金的辉煌。当记者问她:“以后还会继续打球吗?”她的回答平静而坚定:“肯定会的。即使不参加比赛,我也不会放弃乒乓球。”
正当人生花季,还是小姑娘的张小玲因故截掉了一条腿。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她在日记中写道:“那是一段黑暗的日子,但我不能接受命运如此的安排。”在随后24年的运动生涯中,她用坏了13个假肢,也践行了一个强者的誓言!
“从我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没有右小臂,但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残疾人。”尽管先天残疾,德国人海科·克勒格尔同样不肯向命运低头。
“从8岁起,我便开始和其他人一样学习驾驶帆船,并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人生的前进方向。”这位42岁的2.4米级帆船运动员最终向世人证明,残疾人和健全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残疾,仅仅是身体有缺陷,但人生可以同样地完美,生命可以同样地蓬勃热烈。
北京残奥会缓缓拉开帷幕,在全世界的目光下,11岁的北川女孩李月在轮椅上活泼自如地舒展着自己的舞姿,一段“永不停跳的舞步”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这位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永远失去左腿的女孩坚信,灾难可以摧毁肢体,但摧毁不了生命的意志。只要梦想还在,追求梦想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止!
残奥会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无数人感慨不已。“残奥会就好像我们的节日。”残疾姑娘陈敬说,“在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我看到一样东西——我们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什么都可以做得到。”
“观看残奥会,我常会产生一种感悟和自惭形秽。”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秦凡这样反问自己:“想想看,我们健全人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烦恼不能抛弃?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努力?”
这正如国际奥委会*罗格所说:“残疾人运动员的出色表现不仅超越了他们自身的体能,而且表现出战胜对手和困难、战胜生活中不公正遭遇的决心,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一课。”
关爱、融合、共享——残奥会上展现的浓厚人文关怀,让整个社会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