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5: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11:16
最近这个话题很热,可能是受气候大会的影响。第一是地球污染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多数是环保者的明指方向,一口咬定以确定他们的说服力,不过.第二主要是地球气候的转变,它的岁月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事情摆明在发生,也是有人呈此轻舟作浪,也是人类在这转变火上浇油的后果!
PS..论文的一小截..没时间有空PS我.在聊
我最关心的还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最近的《2012》和“气候门”后,很多人开始怀疑原来的解释,甚至提出地热、太阳辐射异常等导致气候变暖的猜测。我虽不赞同这些看法,但想就自己所了解的谈谈一些看法吧。
既然是变暖,那我们从热源谈起。目前,一般认为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有两个来源:太阳辐射(外)、放射性元素衰变(内)。
如楼主所描述,地球内部过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根据目前地球物理相关探测和研究,对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有以下估计: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深度为5100千米,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近。(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500℃)
由此可见,地球内部一直都是热的,而且这是地球生命的重要表现形式。尽管如此,但是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来自于放射性元素的长期衰变,而非《2012》中描述的那样来源于太阳。现在的气候变暖与地热并没有关系(除非一时间全球火山大规模喷发)。日常我们生活环境的温度主要是由于太阳光辐射(短波辐射)引起的,而大气层又阻碍了地面反射的短波辐射逃逸,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暖的效果。至于类似热泉、火山这样的地热释放,那只是微乎其微的,毕竟哪只是局部现象。中科院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晴空条件下的中国地表温度与气温和地温的宏观变化规律是基本一致的。而且,我们目前并没发现地面温度比以往升高。另外,受太阳能和大地热流的综合作用,地球内热与上层变温带影响达到平衡,温度基本不变,该层地温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大致相当,四季基本恒温(<25℃),即恒温层(常温层)。既然有恒温层的存在,说明地球内部热量对地表或者大气温度的影响,应该是很小的。所以,说是地壳内部过热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显然是不科学的。
目前都比较支持的观点是由于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即所谓的“温室效应”。甲烷的温室效应大概是二氧化碳的25倍,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却是相当巨大,所以通常考虑的是二氧化碳。太阳光穿过浓厚的大气层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绝大多数被地面吸收,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同时地面又把地面热量向外辐射(人们习惯称之为地面辐射,因其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又称其为长波辐射),在近地面低层大气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吸收能力非常强。根据观测,地面辐射大约75%—95%的能量几乎被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说,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即抑制热量从地面散失的效果。
大家设想一个蔬菜大棚温室的模型。其实,在大棚内,由于作物繁多、茂盛,按理,其二氧化碳含量应该相对室外较小,但是为什么其温度却比外面高呢?可见,这里并不是二氧化碳的功劳,而是因为大棚顶上的塑料薄膜或玻璃可以有效的通过太阳辐射(短波)而阻碍地面辐射(长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塑料膜和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温室。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可能会下降到零下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
现在讨论的是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问题。二氧化碳的生成,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比如动植物的呼吸(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有机能源的燃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密度,有可能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
至于其它环境污染什么的,应该是不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就算有,那也是相当小。不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是我们必须做的。
我觉得,目前世界各国在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的时候掺杂了更多的*因素,这不利于有效的开展研究和制定解决方案。
其实,我还是挺乐观的。根据地质历史上地球环境的变迁,我觉得地球本身就具有一定冷暖交替规律或者说自我调节的能力。我相信,人类所能看到的地球,其气候应该不会有多大变化。当然,我并不是不支持采取措施去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控制人口。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低地被淹没,造成大量难民,陆地上冰川融化,近期导致地表水增加,洪涝危害加大,远期导致淡水资源减少,人类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危机
气候变暖,会导致世界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中纬度地区的耕地会退化成草原,粮食产量减少,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降水量会增加,适合于温带作物的生长,有利于粮食的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