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报道中语言有什么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4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0:16

灾难事件中,媒体要注意尽量体现人文关怀,避免二次伤害。 
  “东方之星”倾覆在长江,牵动了每一个国人的心。悲剧发生之后,新闻媒体也迅速行动起来。面对这场救援工作艰难复杂、事故原因尚待厘清的重大灾难,如何在追求新闻时效性的同时,做到客观报道,对每一家媒体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对于此次沉船事件,媒体最初的报道集中于事故的基本信息,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天气、当地地貌等,同时也包括遇难人数的实时更新、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此后,媒体通过深度调查和多方采访,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剖析,可圈可点。 
  但不可回避的是,这次报道中一些引起争议的不当操作仍值得媒体警示和反省。 
  避免关键问题“闹乌龙” 
  在“东方之星”*的前20个小时里,《湖北日报》随即通过微博发布事故的最新情况,其中,《*表示事故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这一消息被各大媒体转载,第二日该报发布道歉声明称“这个结论只是源于一次内部会上专家的阶段性分析,不准确、不权威。” 
  事故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灾难到来之时悬在所有人心头的一个疑问。亦如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媒介转型研究室主任魏武挥所言,网络时代,人们对“反馈”的要求是史上最高的,“人们意图最快知道为什么”。 
  恰恰因为如此,媒体更应警惕未经核实过早做出定性判断。就像网友“@韩东言”微博所说:“出现灾难,出现事故,媒体不要着急报道并不权威的事故原因,这样的新闻,除了会引发不必要的舆情外,也会误导判断。” 
  此外,《湖北日报》官方微博道歉时的“卖萌体”也引起大众质疑。微博、微信上使用的网络语言固然可以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但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在沉重的灾难新闻面前,这种卖萌就显得不合时宜。 
  专业的报道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和缅怀。专业意味着,记者对事件的信息必须力求准确真实;意味着报道语言当严谨,尊重逝者的人格尊严;意味着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不可不顾及逝者家属的感受,要避免新闻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