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1:05
“五马”一词,古代诗词中习见,一般都用来代指州郡的长官太守,后来又用以代称刺史或知府.在诗歌中用“五马”来称太守,大概源于汉乐府《陌上桑》.《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陌上桑》“五马立踟蹰”下注释说:“五马,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用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果真用五匹马吗?《骈字类编》、《辞源》在“五马”条下均引《汉官仪》说:“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看来这可能是朱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文的根据.但是,今查《汉官仪》,实无此记载。
《幼学琼林》八座台辅,皆紫阁明公,五马知府,即黄堂太守。
【注释】台辅:指三公,又称为紫禁、紫阁。
紫阁名公:唐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黄堂太守:古代太守的正堂用雌黄涂墙,所以称为黄堂。
另一联略异:八座皆紫阁明公,五马即黄堂太守。
【译文】官居八座,台辅又称紫阁明公;知府也称黄堂太守,太守的车可使用五花马。
【三台八座】意思是泛指*重臣。三台八座均为紫微的辅佐,主有权贵,主官印。
【三台星】属阳土,代表人的职位、地位及就职部门的类别和方位。
【八座星】属阴土,是权力职务的品位级别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