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1:43
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无明显症状、以产蛋下降和蛋壳形成不全为特征的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腺病毒(EDS-76)。本病自1976年荷兰报道以来,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某些地区也有发生。它给养鸡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
病毒对有机溶剂有抵抗力,对热比较稳定,在pH3~10环境中稳定,加热56℃可存活3小时,60℃经30分钟被灭活,0.5%*或戊二醛可以杀死病毒。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鸡,对火鸡、鸭和鹅也有易感性,鹌鹑感染也能排毒,但不产生抗体。所有年龄的鸡都可以感染,但以25~35周龄的产蛋母鸡最易感。
病毒进入鸡体后,在鼻黏膜、淋巴组织和输卵管蛋壳分泌腺部大量复制,至产蛋高峰前后,造成明显的危害。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带毒种蛋垂直传播,种公鸡的*也可传播病毒;水平传播可通过接触传播或被污染的环境、蛋盘等间接传播。
(2)临床症状
①发病鸡群均为产蛋鸡,发病日龄大多在170~220日龄,个别可延迟至240日龄。鸡群无疾病症状,突然产蛋下降,下降幅度10%~30%,有的鸡场混合感染其他疾病,产蛋量下降可达50%。一般在发病后3~4周恢复产蛋,但大多数鸡群难以回到发病前的产蛋水平。
②被感染的鸡群,精神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始终都有食欲;产蛋量显著下降,产出的蛋颜色消退,褐色蛋常变浅或变成白色,薄壳蛋和软壳蛋数量增多;蛋清的黏稠度降低;个别鸡出现腹泻,偶有精神、食欲变化,有的鸡群发病鸡出现贫血;病鸡一般很少死亡。
(3)剖检变化
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少数病鸡卵巢出血或萎缩,有的出现输卵管黏膜水肿或肥厚。组织学检查,可见输卵管腺组织萎缩,皱襞水肿。
(4)实验室诊断
由于本病症状和病变不明显,主要对现场作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分析,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依靠实验室检查。
①用EDS-76的红细胞凝集抗原对发病鸡的血清进行凝集试验,阴性者凝集价在1∶~1∶32。用血凝抑制试验凡凝集价低于1∶则判为阳性。
②用标准的EDS-76琼扩抗原对发病鸡的血清进行琼扩试验,根据结果是否阳性确定鸡群是否患有本病。
③病毒分离病料可取输卵管、咽或鼻黏膜、粪便、白细胞等。通过鸡胚肝细胞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的病毒,需要作血凝抑制试验、中和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