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0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57
这是为了增加凝结核,和人工降雨原理原理差不多,打到空中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融化时吸热可以降低温度增大乌云中水蒸气的过饱和度,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提供凝结核,使水蒸气变成雨滴。
另外就是锅炉,里面一般都放置一些瓷片,提供凝结核,如果没有这些瓷片,锅炉里面的水温度非常高也不会变成气泡散热,水温可能远远高于100度,最终造成爆炸。
如果没有撒盐,环境温度即使在高于0度也很不容易融化,撒盐后,提供了凝结核,温度稍微高于0度就开始融化,另外盐水溶液熔点一般都低于0度,两者原因综合一块导致了撒盐更容易化雪。
(如果溶液里含有20%的盐分,它的冰点就会降低到-16℃。利用盐冰点低的特性,在寒冬,可用盐防止公路路面、机场跑道结冰。)
还有——大学化学有关蒸汽压的章节介绍:其实雪是在不断融化和凝固的,只不过二者速度相等,所以始终保持固态!我们都知道盐水的凝固点比水要低,撒上盐以后,雪周围的水就便成盐水,因此就凝固不了了!!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而不能再凝固回去,所以就越来越少了!
此外,盐的最大特性就是吸水(例如我们穿的有汗水的衣服就很容易潮湿,这说明盐的吸水性极强),但盐撒在雪上会融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被撒的盐的温度要比雪的温度高的多,因为盐的存放多数在室内.比喻盐场露天的盐堆上的雪就不容易化,这说明我们撒的盐的温度已经高与雪的温度,这是让雪融化的条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58
道路上的雪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变成冰给行驶的汽车带来危险,所以要除去。
正常水的冰点是0摄氏度,但是加入盐(NaC1,并不一定非得是食盐)之后,水的凝固点降低,变得小于0度了,这就是撒盐化雪的道理。但这么做有两个弊端,一是凝固点降低有限,太冷的天气一样不行。二是盐分对道路有腐蚀作用,长期使用破坏路面。
所以现在很多城市都用专门的除雪剂了,除雪剂和盐降低水的凝固点的作用类似,但具体实现过程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是通过融冰除雪剂的吸水性和融化时大量放热,使雪中的结构晶格错位,导致冰雪融化。冰雪融化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下降,这时溶液的蒸汽压小于冰雪的蒸汽压,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促使冰雪不断融化,形成溶液,从而降低了水的凝固点,在低温条件下,上述复杂运动的平衡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这就是除雪剂融冰除雪的融冰化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