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4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19
因为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取得了初步胜利;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这场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扩展资料
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饱经*,内有各地*党组织,外有西洋列强的坚船利炮虎视眈眈。腐朽的传统封建制度大厦,已摇摇欲倒。
1911年10月10号,武昌爆发,随后各省积极响应,宣布。在经过*党数十次的武装之后,终于浩浩荡荡地响彻了中华大地。1912年1月1号,中华*成立。自此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可是,救亡图存的道路并没有结束,社会落后,积贫积弱。人民的思想观念,社会的习俗传统,似乎还停留在之前。更有甚者,还有人鼓吹遵孔复古,并不能一味的看重外国人物质上的洋玩意儿,也需要思想上的,即新的思想,新的道德。中国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运动。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当时的志士,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了“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运动。
这些人,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爱国心炽热而理智,坚持真理,敢于批判。在似乎是昏昏沉沉的中华大地上,不畏艰苦,忘我耕耘。发出的光亮,激励着无数人奋进勃发。他们的身影如历史的坐标,永远标志着那个时代。
回顾以往,看他们在历史的潮流中,在怎样的逆境中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已不是辛亥*时的反抗和拼杀,而是探索和创造,他们用理性的创造之火照亮前方的路。开拓者是意气风发,顽强可爱的。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这次文化运动,在中国的*,经济,思想文化,阶级,社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20
一、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原因:
1、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问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
2、五四精神不仅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
3、五四运动中五四精神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追寻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
4、站在中国*的高度也可以概括为三点: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现代知识分子,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导致文化转型的产物;
如果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称之为中国第一代的现代知识分子,那么,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则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二代的现代知识分子。
这些由文化冲突而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重担的现代知识分子,亦被称之为“先进的中国人”。
二、百日维新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百日维新推动了清*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
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20
(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答:
性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意义: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的当代意义:
这场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振兴中华:“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孙中山14年在《兴中会宣言》中最早提出来的。从那之后,大多数爱国志士无不以此为终生奋斗的最终目的。可以说,中国从此之后的一切*斗争,无一不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所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无一不是由于它的催动和鼓舞。五四运动的发生,就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续。爱国学生的奔走呼号,浴血奋斗,广大知识分子、市民、工人的积极响应和支援,最根本的动因就在于此。响遍全国的“外争国权,内惩*”、“唤醒同胞,一致救国”等口号,最根本的含义也在于此。有的人当时在思想上虽然还没有明确认识到这一点,纯粹为爱国热情所驱使,但他们爱国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中国的落后,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挽救中国的危亡,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振兴中华民族。
爱国主义:在五四运动中,广大学生之所以不顾高压,奔走呼号,他们的爱国行动之所以能得到各界知名人士、上层人物和广大工商界群众的支持,就是由于爱国主义的有力号召,爱国精神的强烈感染。今天,要胜利跨人21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真正使中华民族振兴起来,更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
民主精神:新文化运动最先提出科学与*并重(青年杂志创刊词中的提法),随后讲“赛先生”(科学)和“德先生”(民主,当时把*和民主当作基本上同一的概念)。后来“赛先生”和“德先生”成为“赛同志”和“德同志”,就是说,民主和科学一道,是中国*党历来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五四运动中,民主即“德先生”是一面反封建、反*的大旗,大大地了人们的思想。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能够发生,与民主精神的推动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民主的启蒙和民主意识的觉醒,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大规模的爱国运动。现在,我国的民主*建设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在许多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距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要想尽快振兴中华民族,就应该继续高举“德先生”的大旗,发扬民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科学精神:在五四运动中,科学即“赛先生”与“德先生”一样,是反封建、反迷信的另外一面大旗,并有力地促进了民主意识的发扬,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的六条新的思想,第六条就是“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说:“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并重。”①[《独秀文存》,第9页,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 1987。]因此,在发扬民主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发扬科学精神。
思想:在五四时期,先进的思想家们大胆地冲破旧传统,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主张,出现了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大的局面,并有力地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大。正如*当时所形容的:“思想的,*的,经济的,男女的,教育的,都要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①[《民众的大联合》(三),《*早期文稿》,第393页,湖南出版社,长沙,1990。]正是这种思想的大,使五四运动成为新思想与旧思想、新文化与旧文化的分水岭,我国20世纪第一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运动,并开启了此后思想的先河,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后来所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思想和*理论的产生,以及从那时起我国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可以说都是思想的结果,是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这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中国人民*的压力下,向会议提出废除袁世凯和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其他权利归还中国,同时还提出七项“希望条件”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但这些要求和希望均遭到参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并将其写进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至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完全失败。但军阀*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了*示威,愤怒的爱国学生痛打了亲日派官僚章宗祥,并放火焚烧了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的住宅。军阀*派军警*,逮捕学生30多人。全北京学生立即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表示*。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地学生也纷纷*示威,声援北京学生。在日本、法国等国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南洋华侨学生都开展了爱国活动。6月3、4两日,军阀*又逮捕北京学生近千人,激起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九江及山东、安徽等地的工人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罢工,上海和全国各重要城市的商人也先后举行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即从开始的*主义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运动,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6日至10日,军阀**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它开创了中国*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五四运动实际斗争的锻炼,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造就了一批青年*主义者。他们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罢工斗争,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的影响
1、*影响: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爆发以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的新时代;工人阶级在运动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它以不再是资产阶级的追随者,而作为运动的主力军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因为从世界*战线看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 2、对*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从、思想上为中国*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3、对学术界的影响: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群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的深入和广泛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4、思想方面:五四运动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西方的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和政局带来巨大影响。
百日维新?
18年(夏历戊戌年)中国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运动。又称戊戌维新、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14—1985)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企图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推行*、经济改革,争取国家富强。维新派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设立学堂,宣传变法主张,受到少数官僚赞助。光绪接受维新派改革方案,18年6月11日发布国是(不要以为我打错了,没错,是“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维新。在103天里颁布数十条维新诏令。新政主要内容为倡办新式企业、奖励发明创造;设铁路、矿务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学校,提倡西学;裁汰冗员,削减旧军,重练海陆军。9月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谭嗣同、康广仁、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等“六君子”被杀害。新政全部取消,“百日维新”失败。
百日维新: 自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年6月11日)光绪帝诏定国是、决定变法起,至同年八月初六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止,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主要内容有:
一、选拔维新人才。二、文教改革。三、经济改革。四、*改革。
参考资料:-个人见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2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五四运动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党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9:22
1.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
2.分两个阶段,北京主力是学生,上海主力是工人
3.五四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变化,*为马克思主业者(李大钊等)和非马克思主义者(胡适等)。
4.马克思注意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