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5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39
光的吸收是指原子在光照的下,会吸收光子的能量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的现象。从实验上研究光的吸收,通常用一束平行光照射在物质上,测量光强随穿透距离衰减的规律。
线性吸收系数c 与光的频率的关系决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对于稀薄的原子气体,这个关系表现为吸收线光谱,即只在某些频率附近有强烈的吸收。吸收线宽度约为十分之几或百
光的吸收分之几埃。而对于其他频率的光则不吸收。
吸收线的频率对应于原子内电子的共振频率。对于稀薄分子气体c与ω的关系复杂些,表现为吸收带光谱,由一些在不同频率区域的许多组密集的吸收线构成,这些密集的线对应着分子中原子间的振动跃迁以及分子的转动跃迁。每一组这样的线称为一个吸收带,如图2。
光的吸收
当气体的压强(密度)增大时,吸收线的宽度也随之增大。这表明:随着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碰撞、相互的场的影响等等)加强,物质吸收光的频率范围增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39
log(I0/I)=kc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39
又称比尔定律、比耳定律、朗伯-比尔定律、布格-朗伯-比尔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适用于所有的电磁辐射和所有的吸光物质,包括气体、固体、液体、分子、原子和离子.比尔-朗伯定律是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法和光电比色法的定量基础.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 .
朗伯—比尔定律数学表达式
A=lg(1/T)=Kbc
(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透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 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 b为吸收层厚度 )
物理意义: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与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