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停灵暂厝是怎样的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5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20

过去,老北京的住户落了丧事,大部分都在自家治丧,最后埋到自家的坟地去。但有些外乡人到北京来做事或经商,虽然有房产,有买卖商号,但不一定有坟地。

依传统来讲,死后一定要落叶归根,埋到原籍祖茔去,但有时因时局、交通或其它特殊情况,不能马上扶柩回籍安葬的,就需找个寺庙把灵柩寄存起来,谓之停灵暂厝。有的则是在庙的后院、跨院砌上个砖窖,将灵柩放入,用灰瓦予以封闭,谓之丘起来。

还有些有坟地的老北京人,经阴阳先生勘测,不宜当年下葬。丧家为了避凶趋吉,办完丧事后,也只好找个寺庙把灵柩暂停起来。

还有的家庭,其中一位老人死了,办完丧事暂时不埋,停在庙里,以便等另一位老人死后,用走双灵的形式发引,一起并骨合葬。

也有的家里死了人,因在坟地现修阴阳宅,大动土木,办完丧事后,尚未竣工,暂时不能安葬,所以也需找个寺庙停灵暂厝。

另外,有的丧家虽不需要在庙里停灵,但需要在庙里办丧事。清代,除了是国家功臣、重臣,有皇帝上谕的之外,凡死在外地的,是绝对不能将灵柩运进城内的。

所以,丧家扶柩返京后,只能在京城近畿一带的寺庙里停灵治丧。

还有的北京城里的居民,家里出了外丧鬼,例如:病死于医院,或暴死于街巷、路途,或遭飞来横祸,如车碾马踏、雷击触电、落水悬绳、牢难刑死,被他人杀害,死于非命等等,都不能往回抬,只能在庙里治丧。

还有的人家以为,让亡人与神、佛结个缘,有利于死者超生、转世。所以,也要到庙里治丧、开吊。

更多的丧家则是为了省事,把灵柩抬到庙里办丧事,虽然多花几个钱,但是庙里设备好,有高大的殿堂,宽绰的院落,更能显示出排场。

而且,庙里的人懂得当时市面上通用的满、汉丧礼仪式,对筹措丧典是内行里手。他们与红白事上的各行都有业务联系,能一呼百应。有的行业就在庙里常住。

因此,搭棚、设座、办席、请经、雇响器、糊烧活,不出庙门,就地都办了。

总之,一切礼仪性、事务性的工作都由庙里负责,本家只负责掏钱就可以了。故有的富豪门第往往愿意到与自家素日有往来的庙里办事。

清末民初,北京约有近千座佛、道两教的大小寺庙,大部分都负责办理民间度亡的经忏佛事、法事。其中,很多著名的大寺庙都辟有停灵暂厝和承办丧事的业务。而且按其坐落地点,还形成了各自的地盘和应酬对象。

寺庙承办停灵暂厝,按其宗教意义主要是为慈悲度亡,广行功德,以达到冥阳两利的目的。所以,收费是象征性的。

但清末以来,战祸频起,兵荒马乱,交通阻隔,几乎所有客居京师的外乡人死后,都不能立即被运回原籍。除了埋在义地,就得在寺庙里停柩或浮葬。

英法联军、八国联军进犯京师之际,各大寺庙的灵柩不计其数,甚至把庙地、菜园、跨院开辟为坟场。丘棺者几乎见缝插针。寺庙遂以*停灵数目为由,把费用涨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当时,凡在寺庙里停灵的都与庙里立有租折(指租殿堂、租庙地),写明如有拖欠租金或弃尸不领者,概由本庙合律处理。

由于停灵的后人很贫困,无力起灵回籍安葬,又交不起租金,自然有很多弃尸不领的人。

所谓合律处理,不过是灵柩归大堆,浮葬者归大坑而已,并不能销毁或远埋他处,仍要等待丧家认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些寺庙开始颓废,僧人也不知所终,其停灵暂厝,承办丧事的业务自然都向城里几个著名的寺庙里聚拢来了。

而城里的寺庙看准了这个发财的机会,便逐渐向新式的殡仪馆的方向发展,接纳停灵,承办治丧事务时不再强调停灵人的宗教信仰和丧礼形式,甚至天主教徒、*教徒都可以在庙里举行悼丧会。

同时,庙里的清规,只适用于本庙常住的僧众。对于在庙里停灵办丧事的斋主及亲友没有任何要求和约束,治筵用荤、用素,悉听尊便。

抗战前后,由于政局、交通等诸多因素,各大寺庙的停灵、办丧事的业务,均出现了回光返照现象。20世纪30年代末期,仅南城法源寺一庙即停放灵柩达800多口,为了适应当时需要,该庙又在庙的西边开辟了所谓经济礼堂,承办中、下层市民的丧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