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该不该坐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0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14

有必要的。

作为学校领导,要求坐班是一种管理制度。如果上班时间发生了事情或者需要联系,找不到人的话,势必会影响工作。这应该是领导的初衷。

不管人们是怎么看待老师坐班的,但作为教师,如果坐班的话,学生会在下课时间随时的找到你,让你帮他解答问题或者咨询学习或生活的事,或者作为班主任老师,可以解决同学间的各种纠纷等等,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可想象,当学生在课堂上和别的授课老师发生了矛盾的时候,或者在课间,同学之间发生了冲突,需要找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却不在学校,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不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14

这个问题要辩证得来回答。
中学教师不必坐班的前提是必须符合以下这些情况。
一、学校相关制度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校相关的奖惩措施到位,尤其是奖励*,让教师即使不坐班也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校教师的自觉性较强,这是一个学校长期教学氛围养成的。
如果这些能够实现,那么中学教师尤其非班主任教师大可不必做班,实现家校两不误,家庭照顾稳妥了更有助于学校事务的开展。
当然如果相关制度不足以放任中学教师不坐班,一旦中学教师不坐班,那么很容易导致教学态度涣散,教学工作不尽职,甚至教学任务完不成或者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
所以中学教师该不该坐班,是一个辩证看待的问题,并非一个有绝对答案的问题,需要因学校而异,因当地教学管理水平而异。也跟教学习惯的养成而异。不能以偏概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14

如何看待中学教师坐班制

liling48726 LV10
2013-10-26
满意答案

shibangca
LV9
2013-10-27
 一般情况下,只有班干部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跟老师近距离接触。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老师办公室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果哪位同学被老师请进办公室,同学们就会纷纷猜测该同学一定是犯了什么错,又要被老师批评了。

  所以,绝大多数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是短暂、肤浅的。而教室坐班制为师生间的接触创造了软硬件条件。师生们每天学习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交流和沟通都在自然而然之间坦然进行,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接近老师,和老师促膝谈心、解疑释惑,师生情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放大和深化。师生关系质量的提升,可以成为教育教学成果诞生的催化剂,无疑对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办公室里,教师说话、做事可能随便一些,但处在学生中间就不可能了。尤其在学生上课时,教师必须全身心地工作学习,学生不自觉间成了教师业务工作的监督员。另外,当一个人每天不得不面对同事上课时,必然更加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唯恐把课讲“砸”了影响脸面。课前准备充分了,课堂上才会有出色的表现。久而久之,这会使教师养成良好的备课习惯,也锻炼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坐班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学生们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容易说出格的话,做出格的事,尤其是学生远离教师时更容易放纵自己。实行教室坐班制,师生无论课上课下一直在一起,平时喜欢“出风头”的孩子在教师眼皮底下肯定会收敛不良行为习惯,一些可能发生的争吵、打架等现象也容易消除在萌芽中。时刻监督再加上教师教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理想的成长环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15

众所周知,坐班制度是中学普遍实行的制度。就现象看,这种管理要求教师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上班签到,中午下班签退,下午上班签到,晚上放学签退。到了电子化管理时代,很多中学实行打卡上下班,甚至用上了指纹打卡、刷脸等先进技术。

《教学与管理》杂志曾刊登《中学教师坐班制的利弊分析》一文分析了中学教师坐班的背景:受应试教育影响,县区的教育局向中学下达升学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学校领导和老师都像加足马力的机器一样拼命地工作,教师也像工人一样实行坐班制。

中学教师该不该坐班,似乎不该成为问题。中国教育在线5月1日发布报道《上海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创新人才不是被他人“养”出来的》。记者问徐向东:“附中的教师不用坐班?真的放心吗?”

徐向东校长答:“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许多职业不一样,教学成效主要靠教师自己,校长的责任是搭建好平台,激发教师教育的智慧。”对这个回答,我们能否读出言外之意?作为中小学校长的徐向东强调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不一样,意思明确。

看到上述报道,我们想起了此前网上有关“中学教师该不该坐班”的讨论。例如,有一篇网文《一线教师:为什么必须坚决反对坐班? 》就引述教育管理学家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的观点:“不要要求教师像机关干部那样实行‘坐班制’”。

该文认为,相信老师、尊重老师才是基本的出发点,因为困住了教师的身,但难困住教师的心。还因为教师职业不同于公务员工作,有很多“隐性”劳动,如果实行坐班,实际上延长了老师的工作时间。

还有网文《论教师坐班制度的不合理性》谈到,教师的大量工作是弹性的。例如,班主任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六点半离校,晚自习盯到晚上10点,查宿到晚上11点之后才能离校。南方一些地区的学校就允许教师弹性坐班。

我们注意到,有一篇论文《关于教师坐班模式的决策分析》认为,从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这种一视同仁,全员坐班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监工式”的管理容易使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弹性坐班则考虑到教师工作的灵活、创造性和性。

教育在线曾发布《教师坐班,坐得坐不得?》讨论教师坐班与否。反对者认为,教师职业不同于公务员工作,不是一直呆在办公室就能把工作做好,需要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赞成者认为,教师坐班可以探讨教学、继续学习,因材施教。

但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我们是否看到被管理在办公室的教师在探讨教学?是否在继续学习?与因材施教又有什么内在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16

没有什么事情一定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坐班和上班之间的关系不存在什么对立面,

两者之间彼此相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任何规章制度的制定,

都会根据实际情况,

本着一切为了工作的原则,

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最后拍板定论,后续所有人遵照执行即可。

任何职场人都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规则的制定是针对所有人的,

而不是给某个人穿小鞋,

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是职场人的基本义务,毋庸置疑,也无需多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