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事迹(1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1:3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38

1820年,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一个富有的家庭。她的父母希望她学习文学艺术。南丁格尔说:“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她率领38名*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每个夜晚,她都手执油灯巡视,伤病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尔用*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的医院*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为表达对她的敬仰,人们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节”。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后人饮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39

“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勿为有损无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誓约
“我死了,请你们把我埋在父母的身边。记住,千万不要举行什么热闹的葬礼,送葬的人只要两位就行了。知道吗?”——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遗言
南丁格尔,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后随父母迁居英国。南丁格尔的家庭非常富有,她的父母希望她发展文学、音乐才能,跻身上来社会,早结良缘,继承家业,但她对此兴致淡薄。她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作出一些有益的事情。作一个好*,是她生平的唯一宿愿。
1854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先后向沙俄宣战。当时英国的战地医院管理不善,条件极差,又没有*护理伤病员,士兵死亡率高达50%以上。南丁格尔主动提出申请志愿前往战地担任看护工作。在英国*的邀请下,她率领38名*抵达前线,在四所战地医院服务。伤病员的死亡率降到了2.2%。她的功绩得到了公认。
南丁格尔慈祥可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热心照料伤病员。每晚,当她手提油灯巡视伤病员时,身影所到之处,士兵们都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称呼她为“提灯女士”。
1860年,南丁格尔用英国*奖励的4400英镑公众捐款,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内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学校——南丁格尔*学校。随后有创办了助产士及济贫院*的培训工作。她对医院管理、军队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做了卓越的贡献,被后世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英国国王颁发敕令,授予南丁格尔一枚功绩勋章,使她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她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但世人为了表示对她的崇敬与敬仰,把她5月12日的生日作为国际*节
南丁格尔英国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家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博览了许多文学名著,通晓历史、哲学、数学、信仰宗教,擅长音乐与绘画,南丁格尔被列入世界伟人之一,受到人们的尊敬。南丁格尔女士幼年时就怀有一颗慈祥仁爱的心灵。她爱护生命,家里饲养的小动物受伤了,她细心给它包扎,南丁格尔怀有一个崇高的理想、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是她生平的唯一宿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39

1853年,她在伦敦担任了妇女医院院长。次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受*的邀请,带了38名合适的妇女,于1854年10月21日离开伦敦,启程前往克里米亚。
在克里米亚,南丁格尔发现工作很困难:军队领导对她的工作怀疑,医院的给养也短缺,*的纪律很差。面对种种困难,她重点整顿了规章和纪律。由于各方面支援,医院供应好转;精心的护理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士兵为了表示对她们的感谢,不再骂人,不再表示粗鲁。夜静时,南丁格尔手持油灯巡视病房,士兵竟躺在床上亲吻落在墙壁的她的身影。她还要注意士兵的伤口是否换药了,是否得到了适当的饮食。她安慰重病者,并督促士兵往家里写信并把剩余的钱给家里寄去,以补助家庭生活。她自己还寄了几百封信给死亡士兵的家属。在很短的时间内,她便在士兵中成了传奇式的人物,同时,全英国也知道了"持灯女士"。她在克里米亚短短半年时间,士兵的死亡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22%。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健康还为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回到英国后,她已极度疲惫,但很快,她又继续忙于英国皇家专门调查委员回的军队卫生工作。所以,虽然在1855年已得到各方面资助的办*学校的基金,却使她未能够马上开展办*学校的工作。她认为,护校必须与医院结合。最后,她选中了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作为她的办学基地,1869年,南丁格尔*训练学校开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40

其实百度上搜搜就有,下面是地址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45159.htm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