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0:00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才能认识人生。
”材料所揭示的哲理,恰恰与他的这句名言相契合。其实,每个人
的内心都有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智慧老人”,都有引领我们走向
成功的人生导师,只是我们缺少甚至没有对这种“内在导师”唤醒
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
给一群人做完多项人格调查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
是自己的。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平
均的结果。结果,很多人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人格
特征。人们之所以对自己的人格认识存在偏差,是因为他们往往会
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产生一种叫做“巴纳姆效应”的
自我认知偏差。
消除这种偏差,就要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坚信自我。而这个
“自我”往往就是每个人心中的苏格拉底。米尔曼成功的因素之一
就是能够认识自我,对自己的理想有明确的认知,只是在加油工点
明之前,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优点,而是把先前的挫折归结
为其它因素。如果说加油工只是轻轻地点拨了一下米尔曼的神经,
那么,米尔曼则是唤醒自己心中的苏格拉底的真正主角儿。
寻找心中的“苏格拉底”首先需要明确前行的方向。“海阔凭
鱼跃,天高任鸟飞”,鸟儿知道自己的舞台是蔚蓝的天空,所以,
它一遍又一遍磨炼稚嫩的双翅,从而获得翱翔天宇的自由;“不道
花依他树发,强攀红日斗修明”,灵霄花知道自己的彼岸是灿烂的
远方,所以,它一次又一次寻找稳固的支撑,从而赢得独占枝头的
绚丽。人也是如此,只有知道自己去向何方,并为之努力而拼搏,
才能够赢得属于自己的辉煌。
寻找心中的“苏格拉底”还需要具有专注于梦想的意志。对于
志向,对于梦想,很多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往往是因为他
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缺少专注的精神。专注要瞄准目标始终如一
,所谓水滴穿石,绳锯木断。专注还要远离*,在奔向目标的行
程中,难免会有陷阱,会有歧路,但如果拥有司马迁不为小辱所伤
的大气,拥有居里夫人不为名利所累的品质,拥有核武专家朱光亚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一,便会抵达心中的圣地。
米尔曼的成功是目标明确的成功,是意志品质的成功,是把天
赋发展到极致的成功,更是唤醒内心潜在的“苏格拉底”,引领自
己走向成功的成功!
请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苏格拉底,只要你
唤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