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分别是谁的观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1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6:58

人之初,性本善是孔子的观点,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而人之初,性本善却出自王应麟的《三字经》,原文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释义: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性本善是一个字词。出自《水信无分于东西》中孔子的言论,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由作者孟子所著。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从而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扩展资料:

性恶论的影响:

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

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恶论并非一定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字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性恶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性本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6:58

“人之初,性本善”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观点,出自于《孟子·告子上》。“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出自于《荀子·性恶》。

1,《孟子·告子上》中的原句: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白话译文:

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2,《荀子·性恶》中的原句: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白话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扩展资料: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但后人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所误解,经常把孟子“性善论”理解成“向善论”或者“本善论”,这都是错误的。目前很多哲学家都已正名,孟子提出的是“性善论”。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向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性善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性恶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6:59

“人之初,性本善”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观点,出自于《孟子·告子上》。“人之初,性本恶”是战国时期荀子的观点,出自于《荀子·性恶》。

(1)《孟子·告子上》中的原句: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白话译文:

水的确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但是,也无所谓向上流向下流吗?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

(2)《荀子·性恶》中的原句: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白话译文: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扩展资料:

《荀子·性恶》主要采用问答之方式论述人性恶,首先荀子强调性伪之分,驳斥孟子性善之说;接下来连续三问三答,连续问答之中,荀子共用了九次「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的语句,来说明人性之恶,进而形成荀子整体的性恶观。

《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持性善论(人生来有向善的力量),告子持不善不恶说(即人生下来本无所谓善恶),《告子》以两人的论辩开头,集中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道德及其相关理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6:59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

《孟子·告子上》写道:“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就是说,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好象水总是往低处流淌一样。

这个观点是要是从人自身的思维角度出发,即人是有思维的,而这种思维是经后天发展并完善的。所以,人一生下来,思维便是纯洁的,未被污染的,也是善良的。所以孟子所倡导的是:人一生下来就要规范人的思维,使之学习从善的知识,进而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

“人之初,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

《荀子·性恶》写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声、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经过教化,才能去恶从善。

这个观点是从人的天生的本性角度出发,即人是食肉动物,而食肉动物的本性之中就具有着凶恶的一面。所以,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凶恶的本能。例如小孩子一生下来,就是自私的,你给他吃的,他一把就抓在手里了,你要再拿回来,死活不肯给,后来,经过大人的教育,才让他有了道德观,知道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荀子所倡导的是:人一生下来就要通过教育来抑制人的天生本能之恶。

扩展资料:

这两个是2000年前两个学派的不同观点,虽然前者比较广为流传,但是后者更有道理一些。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

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荀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8 17:0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