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0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4:37
永定土楼还是蛮有名的,不过就是离市区有点远,坐了好久的车,因为自由行时间比较宽裕也无所谓了。土楼王确实很霸气而且历史悠久,里面的格局也很独特,不过只能在楼下参观,不能上楼看,有点可惜。里面好像还是有人住的,不过很多都不是原住民了,房间都被租出去了,现在搞得有点商业化,里面有卖东西的有拉人拍全景照什么的。除了土楼王之外其实旁边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土楼,有一栋是可以进去的,于是上楼看了看,挺不错的,也有人住的,很有生活气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4:38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亲,您的问题我已经收到了哦,正在为您搜集资料
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包括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泉州土楼等土楼群。现存的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有30多种23000多座。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我国圆士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它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参考:85元
所在地/隶属:福建省漳州市永定县高头乡
开放时间:08:00~18:00
适宜季节:全年
建议游玩时间:1天
旅游景区级别:2011年(5A)
遗产名录等级: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介绍
福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时期, 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为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圆士楼,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点景观
南靖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住户均为黄氏族人。田螺坑土楼群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景观村落,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下,居高俯瞰。
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河坑村。河坑土楼群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6座圆土楼和五角形的南薰楼共13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朝水楼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永定土楼
洪坑土楼群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湖坑镇洪坑村,洪坑村东、西、北3面群山耸立、林木葱茏。洪川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贯穿全村,两岸地势狭长,平缓。宋末元初(13世纪)林氏在此开基,2000年有638户2310人居住在该土楼群内,距县城凤城镇45公里。林氏先人在此开基时所建的方形土楼:崇裕楼、南昌楼已坍塌。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聚楼、阳临楼、中柱楼等33座。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永定土楼以及林氏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福建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
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高头乡高北村,背靠海拔近800余米的金山。全村几十座土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楼群分布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东南的高头乡11个自然村内。承启楼坐落在高北土楼群的核心位置,东为世泽楼、五云楼,西邻侨福楼,均保存完好。
华安土楼
齐云楼
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土楼。为中型椭圆形土楼,楼高2层,以普通夯土与部分泥砖成墙,底墙厚1.5米。楼呈横式,与屋后山体平行。
二宜楼
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中国圆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二宜楼”楼匾
请问还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呢?
如果您对我的服务满意,请您给予赞哦!
感谢您的支持!祝小可爱生活愉快!心想事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