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5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20
法律分析:首先,当事人应当签订居住权合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条件和要求、期限等。其次,签订居住权合同之后,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再次,申请居住权登记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申请应当提交一下材料:登记申请书、申请人、代理人身份证明材料、授权委托书、相关的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等材料;之后,相关部门会对登记材料进行审查,自登记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上,则完成了居住权登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十六条:申请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代理人身份证明材料、授权委托书;
(三)相关的不动产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登记原因证明文件、不动产权属证书;
(四)不动产界址、空间界限、面积等材料;
(五)与他人利害关系的说明材料;
(六)法律、行*规以及本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其他材料。
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在办公场所和门户网站公开申请登记所需材料目录和示范文本等信息。
第十七条:不动产登记机构收到不动产登记申请材料,应当分别按照下列情况办理:
(一)属于登记职责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当场更正,申请人当场更正后,应当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申请登记的不动产不属于本机构登记范围的,应当当场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向有登记权的机构申请。
不动产登记机构未当场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视为受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20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居住权是民法典的一个新规定,什么是居住权?居住权应该如何设立?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设立居住权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合同内容应当包括: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2·住宅的位置;
3.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4.居住权期限;
5.解决争议的方法。
提示:同时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一旦设立,就意味着居住权人有权居住至死亡之时,即使是产权人也无法要求居住权人腾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21
居住权办产权需要走的环节具体环节如下:
1、要到地级市公用事业与房产局购买相关审批表。
2、拿到审批表后,市民需要由职工单位填写表格并且盖章。到物业部门结清相关费用并取得公房售后维修协议;到房屋产权单位有的是自己的企业,有的是开发公司办理申请并盖章。
3、携带填好后的审批表及相关如身份证、户口簿等等审批表后有要求再次来到公用事业与房产局一楼进行审批核算。
4、拿着相关材料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窗口缴纳一定的费用。
5、再拿着相关材料到房屋产权监理处处办理相应证书。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为准。
应答时间:2021-11-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