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碑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04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33

这不是制作碑帖。
这叫拓碑,叫打拓片。
这是一门专业的技术,先将一张宣纸打湿,铺在石头上,再用硬一点的刷子将纸敲进去,使纸与石面完全接和,等纸半干后,在拿墨包轻轻拍打石面,突起的部分可以接触到墨,如此便可将石面上的图画拓制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33

先要自己练习。
拓下来当然比拍下来好,拍摄无论哪个角度,都有扭曲变形,比如说拍高楼大厦,扭曲变形就最明显不过了。拓下来还有一个好处,石碑每年每月都在受风吹雨打,越早的拓本越反映石碑的原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34

倒是不难,但是需要些技巧,刚开始拓肯定拓的不成样子。还是拿相机拍下来比较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5:34

1、洗碑。
对于新碑要洗去石粉的碎块,对于旧碑要洗去泥垢杂草,洗后要吹干。对于有些碑,由于常年倒在地上,碑面长满青苔,要用火烧去青苔。经过火烧过的碑,容易变酥。这就是有些碑捶拓数次就碎裂的原因。
2、准备传拓用纸。
各个时期用纸是不同的。南北朝时期用桑皮纸,唐朝时多用棉料纸。传拓碑刻用纸是很讲究的,太薄易破,纸厚不能呈现笔锋。纸还要有韧性,竹纸不耐久,棉纸易干起毛,藤纸虽佳,但不宜捶拓。
3、闷纸。
也是传拓碑刻的一个重要步骤。传拓碑刻闷纸,主要方法是清洗碑刻,按刻石尺寸载纸,四边余3厘米,用棉料纸等均可,把纸折成方形或长方形,各张相错 0.5厘米,以便于揭开使用,然后将一张叠好的纸放入清水盆内,湿透后取出放在洁净的湿布上。每一张湿纸加上叠好的一张干纸,用湿布包好,双手用力压纸,待湿干均匀后取用。
4、上水蜡。
古人是上白芨水,有的用薄浆水,也可用用水蜡。各个时期方法不同,性能也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主要是使拓纸能稍粘住。
5、上拓纸,其笔半上用椎包将纸与石之间拓平,挤出空隙,把纸平平地贴在石面上。注意用力轻重适宜,纸张不能皱,不能破。然后用垫纸的毡子吸干拓纸的水分。
6、上墨。拓纸打平后要检查,这是因为纸质和拓件的不同,凭经验决定的。用两个拓包上墨,先干淡轻打,层层打上,墨色逐渐加深。

拓本要求不同,上墨方法也有不同,这就形成了各式拓本的品种。主要有擦墨拓、扑墨拓两大类,还有蜡墨拓、响拓等。
1、擦墨拓法:主要工具是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昆缝密,手抓合适为宜,将毡卷下端切齐烙平,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抚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髹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坚固,纸上需垫毛毡,用木槌涂敲,使笔道细微处清晰,不可用木槌重击。待纸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2、扑墨拓法:传统用的扑子用白布或绸缎包棉花和油纸做成,内补布两层,一头绑扎成蒜头形,按所拓碑刻、器物的需要,可捆扎成大、中、小三种扑子。用扑包喷水潮润,用笔蘸墨汁刷在拓板上,用扑子揉匀。如用双扑子,可先在下面扑子上蘸墨,然后两扑子对对拍把墨汁揉匀,再往半干纸上扑墨,第一遍墨必须均匀,扑三四遍墨见黑而有光即可。
3、蜡墨拓法
用松烟子和蜡调和,做成饼状大墨团,将干纸贴在刻石上,用蜡饼干擦,又名为干擦墨。在气候严寒或洞窟潮湿地区,均可使用干擦墨拓法。
4、响拓法
将透明薄纸平铺在碑帖上,用笔双勾轮廓,然后用小扑子影拓或在原碑帖上覆一层薄纸双勾填墨。传拓碑帖用晚清、*初年碎墨最佳,将碎墨放入小罐内,加适量凉水,用木棍搅成墨汁,写字不洇即可用。松烟桐油和香料制成的墨或现在精制书画墨汁,也是传拓碑帖佳品。用烟子或胶做墨汁,或用烟子和蛋清做墨汗,必须在墨汁加薄荷精、樟脑精等香料少许,可免去拓片的腥臭味。直接用黑烟子和水传拓的最劣。
——我的空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