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戏钱的相关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1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5:12

大海
前些年为《魅力》杂志撰写收藏类稿件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古代花钱的文章。实际上,当时的钱币匣中还有一枚比较特殊的花钱当时没有好好“交待”。说它特殊,却是世间每个人必经的人生“课目”,但在常人眼中却难登收藏这一大雅之堂。没想到,现今正是以往难登大雅之堂的秘戏钱币,却在古钱币收藏市场上风头甚劲,觅者纷纭。
2002年夏日,正值我迷恋上古玩收藏初始。有一双休日,逢早到当时定海南珍菜场附近的古玩市场淘宝。因初晨下过一场暴雨,平常人声鼎沸的市场内居然门可罗雀,摆摊的人更少,其中就有一位我熟识的乡下人。见我逛到摊前询问有无好货时,他故作神密地在口袋中掏摸了半天,然后拣出一枚貌似普通的铜钱。
古钱币是我比较淡泊的项目,毕竟古玩藏品品种太多,人的兴趣和知识面也有限度,对市场上和铲友家遇上的古钱,我一般是不屑一顾的。但此人的神密状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拿过来一瞧,居然是一枚图案特殊的钱币。此钱与普通钱币大小相若,一面镌刻“风花雪月”四字,另一面则是男女欢爱的四种姿态图案。黄铜质地,包浆熟旧,是一枚大开门的清代“秘戏钱”。
虽甚少涉足钱币收藏,但大名鼎鼎的秘戏钱,我还是有所耳闻的。古人视*如洪水猛兽。其实,食色性也,在人类众多的*中,*是凡人最强烈的、不可或缺的*之一。对此,古人虽然忌讳很深,但又乐此不疲。在文物流传中,经常可以发现古人描绘男女*生活的图画,称为“秘戏图”。我们熟知的元代画家赵孟頫、明代大画家唐寅都曾因此类画作而知名。据说,秘戏图在中国古代作用甚多。其一以作性教育、性启示。古人嫁女前,常会将几幅秘戏画放在嫁妆箱内,压作箱底,给初经人事的新婚男女起到性的教育和指导的作用。其二以作压邪避灾。古人认为性乃污秽不洁之事,如将秘戏图贴门上则鬼不敢进。直到现在,中国北方个别地区还有把秘戏图绘在婴儿肚兜衬里以避灾祸的民间风俗。其三以用防火。古人认为火神是女性,见了秘戏图会羞而怯步,自然就不会引来火灾火难了。所以在中国古代,“避火图”一度成为秘戏图一种委婉的说法。直到近代,许多闻名的藏书大家仍有信此不疑者,清末藏书大家叶德辉,聚书甚多,常在珍贵的古书中夹放秘戏图,谓能防火。
在钱币上面镌刻男女欢爱的图纹,也是我们老祖宗的一大发明。这类秘戏钱从唐代开始,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冶制。这种钱,一般正面书“风花雪月”、“花月宜人”、“明皇御影”或历代钱文等字样,亦有无文字的,背面则铸着男欢女爱的形象,有拥抱的,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躺着的,有侧卧着的,有半卧着的,有从背面的……堂而皇之地把性生活的方式公开铸在钱币上,引起了现代钱币收藏专家的注意和研究。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钱》一书在解释秘戏钱时,称“可能是旧时长者授于新婚子媳作为传授房事以求子孙绵延之用”。1997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钱图鉴》、1998年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钱目录》等钱币专用工具书中,均将秘戏钱列为花钱大类。而我国著名性学开拓者之一、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刘达临在他所著的《中国性史图鉴》中认为,秘戏钱古称“春钱”或“堂子钱”,称其“多在妓院(堂子)中供把玩用,或作为嫖客已付钱或已嫖了一次而交付的筹码”。
不管此类秘戏钱作于何用,在现今市场上流动的古钱币中却是比较罕有的。没想到在这个雨后清晨,居然出现在古玩市场上。摆摊的乡下人说,这枚钱是他在白泉附近的农家收购到的,夹杂于一大串普通的清代铜钱中。虽认出不同与凡钱,但毕竟没见识过,几经往来,我花费280元就当场购下了。这些年,一直将此与其它花钱放在钱匣中,却不敢与人分享交流,只在空闲的时候欣赏一番,忖度古人风流,倒也是一件趣事。
去年秋天,因公出差到重庆。办完公务,习惯性地找到当地的古玩市场。没想到,那儿正在举办一场以性文化为主题的古代艺术品展览,居然在其间看到了与我当时买的秘戏钱一模一样的展品,而且还在其中看到了众多反映男欢女爱的秘戏古画、古陶瓷、老木雕等古玩,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以往对此不以为然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那场展览介绍中有一段话很有道理:“男欢女爱是人之常性,是天地阴阳的调和交合,会为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说得真好!仔细想想,其实羞于让别人分享这枚珍贵的秘戏钱,只是我观念上的一种片面认知在作怪罢了。实际上,秘戏钱是研究古代性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今天有闲,写下这篇小文,让这枚特殊的钱币掀开它神秘的面纱,让众友一起闻知其古久有味的文化内涵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