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约客》王维《终南别业》刘方平《月夜》杨炯《从军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温庭什么《望江南》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1:4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6 05:04

  赵师秀《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歌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作者小传】
  赵师秀(1170——1219),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同徐照、徐玑和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诗文大意】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诗文欣赏】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王维《终南别业》

  【原诗】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①终南,指终南山。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父亲早死,母亲笃信佛教。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3),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译 文】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文体知识】
  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刘方平《月夜》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①更深:深夜。②北斗:指北斗七星。阑干:横斜的样子。南斗:二十八宿之一,有六颗星。③偏知:忽然感到。④新:初。
  [赏析]
  刘方平善山水画,工诗。写诗时,把诗当成画,用文字作墨,酣畅淋漓地泼洒。其诗交皇甫冉曾称之“墨妙无前,性生笔先”(《刘方平壁画山水》)。
  起句“更深月色半人家”,钟声的脚步已跨过了夜半的身影,可诗人好像没有注意到,仍然伫立窗前,透过窗纱,远眺外面的世界。月光如流水般泻下来,浸润着人家的梦。夜是那样的静,静得让人感动。明代大家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道:“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今晚也算是“明月半墙”了,小鸟也许有,可诗人没说。诗人也没有走出去,“人至不去”的情景只能走入《项脊轩志》领略了。现在是初春,“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美景是看不到了。也许这是一个遗憾,但遗憾也是一种美,更能让人懂得珍惜,懂得等待。虽然遗憾,但今晚的确很美。
  次句“北斗阑干南斗斜”,也可写作“南斗阑干北斗斜”,看北斗七星斜,看南斗六星斜,又扭过头来看南斗六星斜,看北斗七星斜,如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引着人的眼球不停地转动,去追寻那份叫做自然、天然的美。“北斗阑干南斗斜”本是静止的景象,但在诗人颈项的转动中,却有了动态,反倒觉得诗人是静止的了,溜进屋内的月光,把诗人的身影涂抹到窗纱上,如一幅挂画。
  北斗、南斗都斜了,夜更加地深了。“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人猛然听到有小虫子的叫声,虽然很细微,却强有力地穿透窗纱,送入诗人的耳中,萦绕在心坎上。是春天的声音。是春天的音符。春天正迈着轻盈的小碎步走来,似怕惊扰了熟睡的人们的梦,尽量地不弄出一点儿声响,但还是被细心的诗人听到了。一股叫做激动的暖流涌遍了诗人全身,夜的寒气立时退去。诗人太激动了,想极力地用最完美的字眼去形容,可是大浪淘沙,只找到了一个“新”字。这是春天的第一个音符,是第一个生命的萌动,是诗人第一个捕捉到。诗人捂着自己的胸口,按捺住那颗扑扑乱跳的心,望着绿色的窗纱,那声音也成绿色的了。那是生命的颜色,那是希望的颜色。无论身处什么环境,只要静静地耐心等待,希望就会来,生命就会在。生命是脆弱的,又是坚强的。它需要心灵的等待,它也等待应该等待的心灵。
  这首诗动静结合,声色兼具,虚实相生,绘画美与诗意美浑然一体,自然美与人情美相映成趣,意境恬静淡雅,清新空灵。此诗堪称绝句中叫绝的绝妙诗作。

  杨炯《从军行》

  《从军行》

  作者:杨炯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3。
  牙璋辞凤阙4,铁骑绕龙城5。
  雪暗凋旗画6,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7,不作一书生。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以军旅战争之事为题材。
  2.蜂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从边境到内地,沿途高筑烽火台,有敌情就在台上点火示警,根据敌情之缓急,逐级增加烽火的炬数。照西京:是说报警的烽火已经照达西京(长安),表明敌情严重。
  3.不平:难以平静。
  4.牙璋:调兵的符牒。两块合成,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嵌合处呈齿状,故名。这里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所建的建章宫上有铜凤,故称凤阙。后来常用作帝王宫阙的泛称。
  5.铁骑:精锐的骑兵,指唐军。绕:围。龙城:汉时匈奴大会祭天之处,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6.“雪暗”句:大雪弥漫,落满军旗,使旗帜上的图案暗淡失色。凋:原意是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7.百夫长:泛指下级武官。此指赣江。

  五言律诗是唐诗的主体,其形式与格律在初唐时已经完成。五律的一切规律和创作方法,可以通用到其他诗体,为此,这里我们再讲一首五律,顺便补充讲一点关于律诗的基础知识。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①,或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1、选自《陈伯玉集》。
  2、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
  3、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4、怆然:悲伤的样子。
  5、涕:古时指眼泪。
  6 、前:向前看。
  7 、念:想到。

  译文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放眼望去哪有古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作品鉴赏

  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黄金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陈子昂,字伯玉(约公元659~公元700),梓州射洪人(今四川射洪)。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年轻时性格豪爽(少任侠)。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直言敢谏,所陈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随建安王武攸宜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解职还乡,为县令段简所诬,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在文学上,他继“初唐四杰”之后,高举革新大旗,大力反对齐梁文风,提倡“汉魏风骨”,强调兴寄。他的创作,大多内容充实,刚健质朴。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躯。

  温庭筠(yún)《望江南》

  温庭筠《望江南》

  原文: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词人简介:温庭筠:(约812—870),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鉴赏: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望江楼上悄然,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夕阳西下,万舟驶过,仍没有爱人的身影。中人那悠悠流水,缓缓东流。心中的爱与恨,相思与失望交织一起,不令人黯然神伤!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