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1:4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3:00
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战败,19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清*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该条约使成为英国殖民地。 主要内容: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清朝*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割岛给英国。 5.废除清*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6.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7.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仔细看第4条)。 重大影响:《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废除:1943年,蒋介石领导国民*分别与英美等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所以清*与其他国家签订的包括《南京条约》在内的其他不平等条约从此废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3:01
1839年至1841年,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英国海军的查理·义律与满清大臣琦善谈判后签订穿鼻草约,将岛割让予英国。义律根据协议,于1841年1月20日登陆及占领岛。但清*认为琦善无权割地而不承认穿鼻草约,并将琦善革职。而当英国*收到穿鼻草约的消息后,亦对条约中无提及开放通商而大为不满,于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为全权代表到中国。之后战事扩大,英军先后攻占厦门、宁波、上海、镇江,抵达南京下关。清*于是令耆英于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正式将岛割让予英国。自此成为英国殖民地.
1856年至1858年,清廷再败于英法联军,被*在1860年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上经常对岛扰乱治安的地区再割让给英国。当时的清廷已经是日薄西山,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
英国*在以的防卫需要更大纵深为理由,向清*从1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龙界限以北,深圳河以南的新界。这些地方后来成为现在的新九龙、新界,以及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租借为期九十九年,在1997年6月30日午夜12时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