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1:5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3:40

运用现有教材,渗透生命教育  教材是实施生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应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地进行无痕化教育。因此,我们更多地是利用小学各学科教材进行渗透或落实生命教育。有的学科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课程内容直接与生命教育有关,如《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身》等;有的学科课程内容并不直接与生命教育相关,属于隐性课程,如《语文》、《音乐》、《美术》等。语文可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数学的结构美、和谐美与生命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则能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  为了更好地在这些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我们进行了以下一些实践与探索。  研究教材,寻找生命教育的渗透内容。我们根据学科组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找出现有教材中能够渗透生命教育的教材内容,并进行分类汇总,以初步了解能够渗透生命教育的基点;同时,组织教师加强教材研究,寻找教材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落脚点,并进行汇总列表,确定了部分内容作为生命教育的重点篇目。显性科目以学科教研为主,侧重于教育内容的归纳、梳理,如:初一年级以“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初二年级以“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初三年级以“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主题进行学科纵向研讨。隐性科目以年级组教研为主,旨在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深入课堂,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教材,各学科教师在深入领会生命教育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在单元或章节备课目标中寻找到渗透生命教育的切入点,继而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利用组内听课、校内示范等形式,每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对如何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形成感性认识,以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然后,由点到面,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寻找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结反思,撰写生命教育的教学案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尤其重视总结与反思。教师每上完一堂实践课,都能进行自觉反思和合作交流,并撰写出生命教育的案例,在不断反思中提高了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目前,学校已收集了数十篇教师实践的案例,待修改、整理后将汇编成册。2.拓展开发教材,实施生命教育教材延伸,探求生命教育的突破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材内容稍作拓展,便能显示生命教育的亮点。如:作为隐性课程的语文,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与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由此陶冶学生心灵。如《小巷深处》一文就是一篇十分典型的生命教育的范例,文章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深沉的母爱与作者对生命的一种重新理解与诠释。练习设计,挖掘生命教育的着力点。有些教材虽然没有涉及生命教育内容,但在设计练习时,可以有机渗透生命教育因素。以数学学科应用题教学为例,编制应用题的素材尽量与生命教育内容相联系。同时,我们还结合教材安排一些社会小调查。如组织学生对社区公共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懂得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从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3.营造和谐氛围,打造活力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因此明确提出了“用生命教材和课程构建生命课堂,以生命思想与教学形式激发生命活力,造就情智共生的生命个体”的发展目标。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生命活力课堂”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  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师生间平等交流与对话的氛围。  自然快乐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致力于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学习的乐趣,顺乎学生自然成长的需求,让“自然与快乐”成为课堂不竭的生命力。  自主开放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将我们的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使课堂贴近生活,充满活力。  宽容多元的教学评价:承认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个学生以称赞和鼓励;同时,鼓励教师以生命教育的理念创造课堂,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总之,我们紧紧围绕生命教育主题,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参与、互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