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1:15
一、当前财政对农业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也有较快增长。2006年,我国财政农业投资总额达到3172.97亿元,比 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了 20.06倍,比1990年增长了9.31倍。财政农业投资增加不仅直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间接地带动了银行信贷资金、企业农业投资、农村集体以及农户农业投资的不断增加,形成了我国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财政农业投资存在着缺乏平稳增长机制、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管理*有缺陷等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财政对农业投资*不健全
1.财政农业投资*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目前,*农业投资渠道比较多,其中仅属于建设性财政拨款投入的就有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含国债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以工代赈资金、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和财政部门直接安排支援农村生产、扶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由于这些不同渠道的投资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存在着多头审批和条块分割、相互之间协调不够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而且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2.财政对农业投资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一是预算管理弱化。一方面,法定预算常常因某些人为因素而未经法定程序进行调整、变更;另一方面,预算项目资金被随意进行再分配、再调整,导致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影响了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的发挥,也不能很好地实现*的农业发展规划。
二是追踪监管反馈差。财政支农工作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分资金、下指标,但财政农业投资资金追踪监管反馈工作始终不能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财政对农业投资资金到位率低。在现行*下普遍存在着中间环节多、资金在途时间长的问题。财政农业投资资金预算执行缓慢且年度内支农资金支出不平衡等问题相当突出。
四是财政对农业投资资金经常被挤占、挪用。财政困难资金调度无力的地方*通常挤占财政农业投资资金发放工资、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等。此外,由于某些农业专项工程多头管理,多头组织所带来的财政农业投资资金分散、管理职能肢解等问题也十分严重。
(二)财政对农业投资力度不足、波动性强
目前,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量不断增长,但增速波动性较大,且财政农业投资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呈徘徊下降趋势。
从财政农业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看,从1978年的13.43%,逐渐下降至2006年的7.85%。其间,虽然某些年份这一比重有所反弹,但30年来的变化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从*财政对农业投资增长的波动来看,高速增长的年份为 2004年,达33.24%,但1999年财政农业投资比上年下降了5.98%。其他不同年份财政农业投资的增长率差异也较大,反映了财政农业投资增长的稳定性比较差,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农业投资的增长也并未达到《农业法》规定的“*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要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的要求,即使达到了《农业法》所规定的每年用于农业的支出不得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三)财政对农业投资结构不合理
一是财政对农业投资主要用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主要用于农林水气象部门事业费,而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比重低。2006年,支农支出达到2161.35亿元,所占比重为68.12%;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分别只有 504.28亿元、21.42亿元,所占比重仅为15.%和0.68%。农业科研投入下降,使得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不利于农业长远发展;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使得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土壤质量越来越差,综合肥力下降,水土流失面积越来越大。
二是在财政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性的水利建设比重较大。农民可以直接受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从而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弱。
三是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地区投向不平衡。由于财政对农业投资中地方*所占比重在80%以上,地方*财力差异直接影响财政农业投资的地区结构。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财政实力比较强,因此,在我国农业投资总量中占了“大头”。广大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财力不济,农业得不到财政的多大支持,从而使之.与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
四是财政对农业发展的间接支持多于直接支持。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动用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农业投资者进行直接收入补贴,以提高农业投资微观主体的投资效益,激励农业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却实行的是对农业间接支持的财政投资方式。如,*通过拨款,支持农业事业单位为农民提供科技示范、病虫疫病防治服务;通过修路引水、培训指导等开发式扶贫,为贫困地区创造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帮助脱贫致富等,对农户等农业投资主体的直接收入补贴比较少,从而影响农户的农业投资积极性,财政农业投资的效率也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