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5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0
捣衣拼音:dǎo yī。
捣衣,中国古代服饰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唐诗中的“捣衣”是制作寒衣的一个程序,用杵捶打葛*料,使之柔软熨贴,易于缝制,更使麻布与里面的棉絮粘连为一体。
因为是寒衣,所以集中的秋天进行,这是一个季节性的集体行动,就像冬天来临之前北方人都要腌渍酸菜一样。
寒衣不仅给家里人穿,更要寄给征戍在外的夫君,唐代府兵制规定征人需自带衣服和武器,天宝年间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当兵远征的人很多,安史之乱后更是烽火遍地,所以秋风秋月里满城的捣杵声是那样的响亮和急迫。
所以杜诗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李白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接着说“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寄托在寒衣里的深情和梦想。
而王建的《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垂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这是捣衣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为什么常常是在月明之夜呢?就是为了节省灯油。
直到上世纪最后一批纺线织布的老婆婆,为了省点灯油,也是要等要到月亮出来才开工。实在没月亮了,就点一根香,用纺车的转动使香头明明灭灭,从而看清线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10
“捣衣”这个词语的拼音是dǎo yī。
1、“捣衣”这个词语的意思:
一是指古代服饰方面的一种民俗,即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
二是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用杵捶击,去浑水,再清洗,使其洁净,也称为"捣衣"。
2、关于捣衣服的风俗: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种在中国尚未普及,服装通常只能用丝织品及葛麻等。丝织品只能供贵族穿戴,寻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织品最明显的缺陷点是纤维太硬,穿着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捣柔软平整。
而且,古代妇女常常在月夜下捣衣。这是由于旧时生活贫困,即使是点灯的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能省就要尽量节省。而捣衣一般不需要太多的光亮,能看清轮廓就可以进行,月光正好能满足这个条件。
捣衣服饰风俗在北方较为流行,而在南方特别是莆仙一带,一般只在城中流行,在县城以下的农村中,基本上是捣洗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