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0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20:19
同问 古诗小知识 检举|2007-12-15 10:17 提问者: cao147love |浏览次数:2836次| 该问题已经合并到>>
我来帮他解答 图片符号编号排版地图 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
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
参考资料:匿名提交回答
满意回答
检举|2007-12-15 10:18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 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 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 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 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 g是 声母,ōng 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 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 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 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古诗一般都有严格的格律,现代诗有一些已经很随意了,形式多样,有些甚至非常离奇,以致出现很多“假诗”。记得有人讽刺地说: 把一句话 分成几行写 这就是 诗? 判断一首诗的标准,关键是看他的美感和诗意,当然语言要比较凝练,我们常说一些散文像诗,也是这道理。不过在现代,散文、散文诗、诗的边界在有些时候已经模糊了 词的起源 时间 词的起源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开国君主萧衍精通音乐、爱好民歌,在其夺取帝位之前,被称为“竟陵八友”之一。其诗作现存有九十余首,多数为乐府,且多模仿民歌。最著名的诗作有《子夜四时歌》、《襄阳蹋铜蹄》、《江南上云乐》、《江南弄》等。由于他对诗歌的热忱和作为帝王的特殊身分,梁代诗歌的演变开始有了向词发展的苗头。 词最早的起源时间现在学界犹有争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梁代,没有明确的“词”的形式,词真正的开始出现,是在中国的唐代。更精确一点,是在中国初唐时期。伴随着当时“胡乐”传入,“燕乐”大盛,词也逐渐脱离传统的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成为一门的诗歌艺术。 源头 关于词的源头,有如下几种,各家学说莫衷一是。其实,词本身就包含多种源头的特点,词的源头并不唯一。 词的演化发展轨迹,就总体而言,大致如前辈学者所说:“勾萌于隋,发育于唐,敷舒于五代,茂盛于北宋,煊灿于南宋,剪伐于金,散漫于元,摇落于明,灌溉于清初,收获于乾嘉之际。”(刘毓盘《词史》) 词的繁荣 晚 唐 词 人 温 庭 筠 以 及 以 他 为 代 表 的 “ 花 间 ” 派 词 人 和 以 李 煜 、 冯 延 巳 为 代 表 的南 唐 词 人 的 创 作 , 都 为 词 体 的 成 熟 和 基 本 抒 情 风 格 的 建 立 作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词 终 於 在 诗 之 外别 树 一 帜 , 成 为 中 国 古 代 最 为 突 出 的 文 学 体 裁 之 一 。 进 入 宋 代 , 词 的 创 作 逐 步 蔚 为 大 观 , 产生 了 大 批 成 就 突 出 的 词 人 , 名 篇 佳 作 层 出 不 穷 , 并 出 现 了 各 种 风 格 、 流 派 。 《 全 宋 词 》 共 收录 流 传 到 今 天 的 词 作 一 千 三 百 三 十 多 家 将 近 两 万 首 , 从 这 一 数 字 可 以 推 想 当 时 创 作 的 盛 况 。词 的 起 源 虽 早 , 但 词 的 发 展 高 峰 则 是 在 宋 代 , 因 此 后 人 便 把 词 看 作 是 宋 代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文 学, 与 唐 代 诗 歌 并 列 , 而 有 了 所 谓 “ 唐 诗 、 宋 词 ” 的 说 法
诗歌小知识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睢》《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称著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称著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连翩的佳作。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2)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六、诗的写法
1.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
云
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风筝
要出去玩儿的我
是一架风筝
绳子的那端
长长的系在
妈妈的心里
天快黑了
我觉得
那根绳子
在慢慢的
把我拉回
2.暗喻法──表现丰富的联想。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晨叫我起床
妈 妈 的 手
妈妈的手
可以把白净的米
变成香喷喷的饭
3.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
树
春天的树
是花儿们选美的舞台
夏天的树
是蝉儿们唱歌的教室
秋天的树
是水果们睡觉的摇篮
冬天的树
是风儿们赛跑的运动场
4.排比法──表现节奏,加深印象。
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儿玩飞镖游戏
爱的摆放
妈妈把爱
放在叮咛的话里
放在我生病时
她着急的脸上
爸爸把爱
放在送我的玩具里
放在我做错时
他生气的表情上
而我把爱
放在撒娇的嘴里
放在涂鸦的画纸上
那该有多好啊
假如天上所有的星星
像雨一样落下来
那该有多好啊
世界上所有的小朋友
都会跑出来捡
然后串成项链
挂在妈妈的颈子上
那该有多好啊
5.拟人法──活泼可爱、有趣。
汽水
跟你握握手
你就冒气
请你脱脱帽
你就生气
干干脆脆
一口把你喝下去
看你还
神不神气
冬天的太阳
就像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
看到你
整个人都温暖起来
你把天空
换一片蔚蓝的幕
大地又复活了
小狗在你的怀抱里
懒洋洋的躺着
小朋友快乐的唱着
跟你打招呼
希望你能留久一点
6.摹声法──增加趣味。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地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7.假设法──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8.夸张法──制造特别效果、加深印象。
交通*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
9.疑问法──引起兴趣,深入思考。
皱纹
老人的脸上,
有一条一条的皱纹;
大海的脸上,
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
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
10重叠法──诗的“心跳”,节奏更明显。
白鹭鸶
飞飞飞
飞到牛背上,
歇歇脚
飞飞飞
飞到田野上
泡泡水
飞飞飞
飞到稻草边
捉迷藏
11.故事诗──将故事写成诗。
葡萄架
葡萄架,高又高,
上边吊着紫葡萄。
紫葡萄,大又圆,
个顶个儿,香又甜。
狐狸看见往上跳,
跳了半天够不到。
够不到,心不甘,
不说自己笨,
倒说葡萄酸。
12.图象诗──借图增添趣味,加深印象。
湖畔之梦
我是山我才是山
你有我的倒影你是我的幻影
绿树是我的秀发绿树是我的罗裙
白云从我头上飘过白云从我脚下掠过
鸟儿在我身上跳跃鸟儿在我身上倒立
我是雄伟的山我是神奇的山
你是骗子你才是骗子
13.呼告法──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使内容更深刻、生动。
换新装
妈!
花园更换了
彩色鲜美的春装;
树木也换了
淡绿色的新衣裳;
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
穿上浅绿色的衬衫;
小草也穿着新的绿裙子,
在春风里摆动着呢!
妈!您看看,
都换了新装啦!
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14.对话法──平易近人,如在眼前耳边,易接受。
游戏
小弟弟
我们来游戏
姊姊当老师
你当学生
那么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也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15.对比法──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
路灯
白天
路灯是一棵棵的树
晚上
就变成一朵朵的花追问抄袭的吧,不过还是要O(∩_∩)O谢谢你(⊙o⊙)哦
追答有用就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20:20
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