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4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8:26
1.机智选择应对方式如果与对方能力相当,要明确冷静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行为。一味忍让或者紧张不安,只会助长欺凌者嚣张气焰。如果对方人多,实力悬殊,要看准时机,迅速离开;跑不掉时可以拖延时间再求助,生命安全第一。
2.及时求助校园欺凌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导致更持久、更严重的欺凌。因此,第一次被欺凌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3.不要责备自己被欺凌不是你的过错。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多交一些好朋友。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
12.网上欺凌,即在网志或论坛上发表具有人身攻击成份的言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8:27
我遇到校园欺凌时,选择了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体魄,从身心上让人家不敢欺负。为此我有以下建议。
1.增强维权意识,寻求帮助:当自己遭遇了校园欺凌,要勇敢地站出来反抗,不能忍气吞声,坚决维护自身的权益。不要害怕向外界寻求帮助的行为会造成更坏的结果,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凌的事实时,应该主动积极的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第三方进行求助,求助的渠道很多,常规的求助对象有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
2.保护自己、团结同学:平常学习生活中尽量不要一个人独自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被欺凌不需要懦弱,需要的正当合法并且有效的方式保护自己,逃避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后续的成长问题。统计而言最容易受到学校欺凌的学生大多是孤单的,不能与其他同学很好交流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中的存在感很低,不容易得到关注,所以最容易成为被欺凌者。团结同学是指融于一个平等的圈子,而不是降低自己巴结别人。
3.锻炼身体、树立自信: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校园欺凌表象上的伤害大多来自肉体,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不会是被欺辱的对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将被欺凌当做命运,不要自卑。
在全球范围内,校园欺凌现象十分普遍,但各国家和地区也呈现出明显差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遭受过欺凌,部分儿童更是频繁地遭受欺凌。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基于学校的学生健康调查数据显示,近五分之一(19.4%)的学生每隔一到两天便会在学校受到欺凌,二十分之一(5.6%)的学生每隔三至五天便会在学校受到欺凌。因此作为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校园欺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8:27
一、面对校园欺凌,学生该怎么做
1、独自面对时
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你没有反应,对方往往不会再纠缠。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
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施暴者总选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腰杆也要挺得笔直,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或者直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
2、大声说出来
如果已经遇到校园霸凌,要勇敢地向老师、学校或权威部门反映。告诉他们施暴者是谁?他们具体做了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持续多久了?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困扰?当你觉得霸凌已经威胁到你的人生安全,那你必须说出来!
如果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回复,试着向其他权威机构求助。这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只要坚持不懈,问题就能解决。
向父母倾诉。或许你会担心他们反应过激,但是他们依旧是最愿意帮助你的人。
3、打理好自己的情绪
遭遇霸凌并且克服它带来的伤害并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所以如何摆脱校园暴力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每一个受害者都需要面对的困境。
尽量尝试着表现的和平常一样,自嘲或幽默地调侃会减弱不安的情绪,或者跟自己信任的人积极交流。要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和情绪管理身上,罗列出积极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它们。这样带来的成就感会增加你的底气。
二、面对校园欺凌,教师该怎么做
1、在暴力事件未发生前进行预防
不论我们的应对措施是有多么的到位、多么的成功,都不如将校园霸凌事件预防在萌芽状态。日常教学应对给孩子们讲述校园霸凌的危害,让可能成为施暴者的学生得到警示,使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2、预防手段可以采取多样化
建议各位教师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上要重视,不要以为自己的学生不会做出那么恐怖的事情。可以带孩子们去参观少教所,可以让他们观看校园暴力事件的案例视频之类的。
3、级确定多名班情联络员
教师不可能将全部时间都和自己的学生们进行相处,要想避免校园暴力事件,还是需要学生群体中有人监督、观察可能存在发生暴力事件的现象,及时跟老师汇报。或者在暴力事件发生后这部分班情联络员能够第一时间告知教师具体情况。
4、多了解班级情况,鼓励学生们团结
一个班级之所以会出现霸凌事件,和班级的团结与否有很大关系,教师应该多关心班级的团结问题,让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孩子们团结了自然就不会出现矛盾,班级就和谐了。
5、当暴力事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程序走,切勿隐瞒
很多教师怕暴力事件一旦报告了,就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问题。正是教师的这种态度让施暴方肆无忌惮,让受害方倍感屈辱。当暴力事件严重的时候如果教师故意隐瞒还涉嫌违法,如果被媒体曝光了更是容易饭碗不保。所以,不论站在何种角度上,按程序走才是最正确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8:28
1、告诉孩子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教育孩子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给孩子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7、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8、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9、学校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校园欺凌现象分析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报复等)。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1、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2、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3、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
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欺凌者而哪些孩子又易成为受害者呢?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因此,受害儿童大多来自以下家庭。
类型一:弱势家庭封闭、外来、下岗、贫穷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闭性格。
类型二:富裕家庭喜欢炫耀、露富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抢劫、勒索的目标。
类型三:暴力家庭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也习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孩子在互殴中往往也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类型四:单亲家庭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不愿和别人沟通,缺少家庭管教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害羞、老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18:29
家长是关键。如果孩子说自己在学校受到了欺负,不是一两次,而是很频繁,这时候,家长应该引起重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说孩子只是在开玩笑,更不应该斥骂责怪孩子,让孩子慢慢把自己“锁起来”,因为连最亲爱的父母都觉得这问题不大,孩子的内心又不够成熟,他也会慢慢地觉得自己说出来是个错。正确的做法是,与孩子坐下来,慢慢地引进这个话题,让孩子不那么紧张,从孩子口中了解事情的原委,慢慢开导孩子,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觉得有依靠,不用惧怕。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应去学校,通过校方与欺凌者的家长进行沟
如果你正在受到校园欺凌,不要害怕,应大声喊出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恐惧,应向老师,父母求助,不要一意孤行,做出极端的选择。如果你正在对被人施以欺凌,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人生而平等,不要因为某些原因,或只是仅仅看某个人不顺眼就要致他人于困难之地,有问题就应该向老师家长反映,不能自己私底下解决。
遇到校园暴力、欺凌该如何处理?
(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与同学和睦相处,不冲动、多尊重、多谅解;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勿冲突;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不招摇、不露财、不独行。
(二)应对欺凌,临危不乱遭受到语言暴力时,要淡然处之,调整心态,保存录音、录像等证据依*。遭受到身体暴力时,要冷静对待,最好不要正面冲突,抓住机会向外求救,注意自我防护,安全第一。对于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自力救济。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三)及时报告,依*
被欺凌的学生一般都对欺凌事件沉默不言,不敢说真话,害怕再次被欺凌。要知道,沉默和纵容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当遭遇校园暴力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求助,采取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四)如果孩子遇到暴力、欺凌
第一,家长第一时间留存好证据,可以收集现场的物证以及在场的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证据,及时报警,请求伤情鉴定。
暴力、欺凌者如果也是未成年人不能收到刑事处罚,可以要求对其进行行政处罚、行政拘留等,留存案底对其会产生较大的威慑力。当然如果对方是初次或者同学间摩擦,可视情况进行谅解、和解,但可要求进行民事赔偿,让其家长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第二,作为家长除了关心孩子学习、生活外,要多关注孩子心理情况,既不要助长孩子欺凌他人之势,也不要让孩子隐忍、自卑成为被欺凌对象,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自信、果敢、坚强的人。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拒绝校园欺凌,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才是人生未来蓝图的正确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