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计划和控制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2:5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1 11:30

他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我认为:没有控制的计划是“水中月”,没有计划的控制是“无头蝇”。

引文:
主生产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层次,物料需求计划是微观计划的开始,是具体的详细计划;而生产作业控制或车间作业控制是进入执行或控制计划的阶段。把经营规划作为计划与控制的最高层次,说明ERP内部集成系统对企业经营战略重要性的高度重视,一切都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计划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它统一指导企业的各项经营生产活动。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人体,企业的经营战略相当于人的大脑,推陈出新的产品是它的生命血脉,生产设施和能力资源相当于肌肉骨骼,而牵动人体各部活动的神经系统就是计划与控制。这个比喻说明了计划与控制在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说明它同企业经营目标、产品和资源的关系。

1. 计划与控制的作用

计划的实质是使企业如何通过制造和销售产品获取利润,它的作用是:

(1)使企业的产出(包括产品和服务、数量和时间)满足市场的需求。

(2)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合理组织各类产品生产。

(3)使投入能以最经济的方式转换为产出。

控制的作用是:使计划执行的结果不超出允许的偏差。这个允许偏差是指在数量和时间上客户或市场能够承受的偏差。

ERP是优化整个供应链管理计划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内部集成虽然仅针对一个企业内部的计划与控制,但它是整个供需链计划与控制的核心组成。抓住计划与控制这条主线,像人的神经系统一样,协调企业各项经营生产活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计划与控制同核心业务的关系,请回顾图1.3。

2. 计划于控制流程

ERP内部集成的计划与控制子系统是MRPⅡ系统的主线,包括对物料和成本的计划与控制。因此对这一部分,我们有时直接称“MRPⅡ系统”。就物料计划与控制来讲,有5个层次,其中计划层次4个,即经营规划、销售与运作规划(产品规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最后第5个层次是执行层次,涉及企业内部资源的是生产作业控制,见表15.1。采购作业虽同属执行层,但它所涉及的是企业外部资源,所以未在表15.1中出现。

划分计划和执行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计划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在对市场需求的估计和预测成分占较大比重的阶段,计划内容比较粗略,计划跨度也比较长;一旦进入客观需求比较具体的阶段,计划内容就比较详细,计划跨度也比较短,处理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计划方法同传统手工管理的区别也比较大。划分层次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明确责任,不同层次计划的制订或实施由不同的管理层负责,评价MRPⅡ实施业绩时,不同管理层次要对各自的计划实现率负责。

不要简单地从“层次”的角度来理解计划管理,要看到它的实质是计划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粗到细的计划业务工作流程。在5个层次中,经营规划和销售与运作规划带有宏观规划的性质。主生产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渡的层次,物料需求计划是微观计划的开始,是具体的详细计划;而生产作业控制或车间作业控制是进入执行或控制计划的阶段。通常把前3个层次称为主控计划(masterplanning),说明它们是制定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计划层次。

企业的计划必须是现实和可行的,否则,再宏伟的目标也是没有意义的。任何一个计划层次都包括需求和供应两个方面,对制造业就是需求计划和能力计划。要进行不同深度的供需平衡,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运用模拟方法加以调整或修订。每一个计划层次都要回答3个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需要? (what? howmuch? when?)

(2)需要多少能力资源?

(3)有无矛盾?如何协调?

换句话说,每一个层次都要处理好需求与供应的矛盾,平衡需求与供应,这是MRPⅡ原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做到计划既落实可行,又不偏离经营规划的目标。上一层的计划是下一层计划的依据,下层计划要符合上层计划的要求。如果下层计划偏离了企业的经营规划,即使计划执行得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整个企业遵循一个统一的计划,即所谓“一体化计划(one plan)”,既有宏观与微观计划的统一,又有销—产—供计划的统一、物料与资金计划的统一,这是MRPⅡ计划管理的核心精神。

把经营规划作为计划与控制的最高层次,说明ERP内部集成系统对企业经营战略重要性的高度重视,一切都服从于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一定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