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科研工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03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10:43

如何做好科研?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对所有高校教师来说,这是一项需长期“破解”的难题。华政首届杰出科研贡献奖获得者、《华东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教授有些心得与所有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共勉。

“科研是一种个性化的创作活动,没有什么普世的方法,但会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如何选择选题、逻辑论证、以研促教、提高效率?马长山如是说——

选准领域

从事科研工作,最忌讳的就是“东一锤子、西一棒子”,什么都涉及,却又不深入研究。因此,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学术符号,才能有学术成就。

这个研究领域因人而异,但主要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有兴趣,兴趣是研究的动力;二是有基础,与自己的学术积累大致吻合;三是有前景,属于研究主流、符合发展趋势,也容易引起关注。

选准了研究领域,就能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潜力,为打造研究特色和学术符号奠定坚实的基础。

立好选题

圈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后,就需要进行下一步的系列化问题研究,此时,每一个具体的选题就十分重要了。

一般而言,选题应该大小适中,避免“大题小作”;要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和提炼命题,避免泛泛空谈;要有独创性,避免“常识性”写作。

好的选题,也许并不完美,但经过修改完善,就会是一篇好文章;如果选题不佳,尽管行文优美,也并没有多大价值,更难以发表。

认真求证

好的选题,需要有深厚的理论支撑、合理的结构安排和有力的逻辑论证,才能成为一篇有学术影响的力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独创性的观点,都是通过环环相扣、鞭辟入里的理论演绎和逻辑论证来完成的,在写作中要做到科学客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行文流畅、文献运用得当。

以研促教

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二者并不矛盾,反而是相互促进和提高的。

如果教师不做科研、没有创新,那么,课堂上就只能讲授他人的理论或者一般性知识,不会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更无法指导研究生去从事创新性研究。

相反,大学老师做科研,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成果融入课堂,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课堂上的问题研讨和“教学相长”,又能激发老师形成新的问题意识、确立新的选题,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

提高效率

大学教师的工作是繁忙的、碎片化的,即便是假期,也难以做到“闭关”式研究。因此,最佳的办法,就是善于利用破碎化的时间,提高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化零为整、积少成多,尽量做到随时可以读书和写作。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有很大的收获和进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10:41

做好科研工作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借助一些外部条件,如:性能卓越的科研设备。选择性能卓越的实验室设备,会让科研工作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