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的启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4:2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02:46

上周六,有幸参与了一场题为《家庭的觉醒》的线下讲座。此前,我曾讲过一次此课程,现场听众的反应两极分化明显,一部分人深受触动,纷纷转变态度;另一部分听众则认为作者的观点过于主观,质疑“为什么孩子要好,就必须家长努力?”对于这种质疑,我选择不再继续讲述这本书。然而,这次重新接触《家庭的觉醒》,我收获了全场家长的高度赞同。这得益于我对阿德勒心理学的深入研习,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家庭的觉醒》作者沙法丽•萨巴瑞博士,是一位在印度出生,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心理学专家。她致力于融合西方心理学与东方哲学,向读者和客户展示了东西方思想的精髓。作为家庭动力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专家,她在纽约开设私人诊所,著作颇丰,其中《父母的觉醒》系列书籍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占据一席之地。萨巴瑞博士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TED、凯洛格商学院及各大公司、学校与家长团体发表演讲。

《家庭的觉醒》以家庭为视角探讨亲子教育,主张只有觉醒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觉醒的家庭。所谓觉醒,指的是建立在相互促进基础上的关系,父母个人成长的动力带动孩子成长,孩子成长同时给予父母力量,促进事业成功。这样的家庭被视为觉醒的家庭。

这本书在豆瓣获得了9.0分的高评价,它从深层次意义上被认为是父母个人成长的书籍,改变了教育孩子的思路,从如何教育孩子转变为如何促进父母自身成长。这本书是家庭教育领域具有变革性的作品。

《家庭的觉醒》的优点在于它直面父母的问题,指出了牺牲式教育和父母不成长却逼迫孩子成长的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大量的家长学习的亲子教育方法往往只解决表面问题,忽视了真正的问题在于父母自身。这本书提出了“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的观点,并且直面了这一问题,这是任何亲子教育书籍难以达到的高度。

家庭觉醒的定义在于家长认识到孩子能促进其成长,当家长成长时,孩子以家长为榜样而成长。这种家长与孩子相互成就的家庭模式便是家庭觉醒。

为何家长难以觉醒?原因有三:

原因1:家长与孩子感受到的时间不同,家长更关注未来,而孩子只能感知当下。

家长常因过往经历而困扰,同时面临未来压力,难以全然活在当下。他们试图让孩子为未来而努力,却忽视了孩子的本能。合理的未来规划不等于剥夺孩子的自由生活。

原因2: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行为指标,忽略了孩子的存在价值。家长的期望可能引发情绪问题,因为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动。家长需要转变思维,唤醒自己的行为模式。

原因3:孩子最渴望了解的是被看见、有价值和重要的感受。家长如未能提供这些,孩子可能会质疑父母的无条件爱是否真实。

如何实现家庭觉醒?

从期待到投入:放下对家庭和孩子的过多期待,全心全意地生活于每一天的互动之中。

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与孩子的沟通需更加用心,而非居高临下地讲教诲之词。

从混乱到平静:与孩子的互动应采用平静情绪和倾听,避免混乱的表达方式。

从有角色到无角色:成为自主、有自我人生目标的人,而非仅仅定义为父母。

从情绪到感受:建立清晰直接通往内心感受的路径,不再害怕情绪的反省,避免被情绪控制。

从干涉束缚到自主:家长应学会情感自主,避免与孩子的情绪完全交织在一起。

从批判到共情:真正的共情不应操控他人,而应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

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制定服务于更高层次自我、有弹性的规则。

从战场到谈判桌:与孩子共同进步,既不溺爱也不争夺。

《家庭的觉醒》通过行动指南的形式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理念“课题分离”与“共同体感受”融入其中,提供了一套实践方案。这本书值得推荐给尚未觉醒的父母们阅读,希望他们能从中获得启发,实现家庭的觉醒。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