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中的核反应恒星中重元素的形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3:0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6:55

在恒星内部的核反应中,对于原子核的A值大于56的情况,传统的熔合和带电粒子俘获过程已不再是最主要的元素形成途径。取而代之的是,中子俘获反应在重元素的形成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例如,在丰中子的环境中,如C-12(在这里,C-12的作用类似于催化剂,促使p向中子n和正电子方向转化),铁-56(Fe-56)会经历一系列的反应:


(Fe-56) + n → (Fe-57) + γ


(Fe-57) + n → (Fe-58) + γ


(Fe-58) + n → (Fe-59) + γ


这些核素随后通过β-衰变,依次变为钴-57、钴-58、钴-59。进一步地,这些元素会通过中子俘获和(或)β-衰变,生成镍(Ni)和铜(Cu)等更为重的元素。


然而,这些在恒星演化过程中短暂出现的中间核素,由于它们处于相对较浅的“核反应井”,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可以说它们在恒星的生命周期中只占据了极小的比例。因此,它们的总量相对较少,对整体的元素形成过程影响不大。


扩展资料

原子形成之后,由于某种不稳定因素造成了星系的形成。一开始,星系是H和He的混合体。由于引力作用,恒星要坍缩,使得原子核动能增加,也就是体系的温度增加,当温度足够高时,带电粒子间就可以克服库仑斥力发生熔合核反应,从而形成较重的原子核。熔合反应中释放出来的辐射能量形成向外的压力,阻止尽一步的引力坍缩。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