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5: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06:10
汪琬的诗作中,展示了他深沉的感慨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篇,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揭示了人生的沧桑与变迁。
在《计甫草至寓斋》中,诗人描绘了静谧却又显得孤寂的巷道,只有友人频繁来访,陪伴他度过岁月。回忆起昔日的故旧,如今白发苍苍,依然奔波于尘世,流露出对才华与名利的反思。诗中表达了身负才名带来的困扰,以及在患难中文章的真实力量,暗含着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无奈与感慨。
在《月下演东坡语》中,秋景新意盎然,诗人手持竹杖,任由自然流露真性情。他以闲人自居,感叹江山风月无常,唯有悠闲者方能成为其主人,传递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玉钩斜》则是一首哀婉之作,月光下昔日的繁华消逝,只剩下艳丽的女子埋没于荒野,华丽的服饰也终化为尘土。春江依旧,但曾经的锦帆已不再,只留下蝴蝶在横塘间飞舞,描绘出一种凄美的落寞景象。
最后的《寄赠吴门故人》中,诗人遥想故人吴门,羡慕其风流潇洒的生活,同时表达对山水之美的向往以及对春日未能共游的遗憾,丝丝白发中满是岁月的蹉跎。
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