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油使菜品不容易被吹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26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9 23:16

明油,又称尾油,它是在菜肴烹制勾芡后,根据成菜的具体情况淋入的油脂,如鸡油、姜葱油、麻油、蒜香油、泡椒油等。而淋入尾油这一过程在行业上也称淋油、包尾油、打明油或批油。

明油的方式有讲究。先从锅边轻轻地淋入,边淋边旋锅,待其润滑锅底后,翻锅,再在菜肴面上淋少许尾油,即可出锅;对于不需翻锅的菜品,则应先在菜肴四周淋油润滑锅底,再在表面淋少许尾油。淋入尾油后,不宜过多搅拌,应快速起锅。

扩展资料

明油

可用作明油的油脂很多,除了最常见的鸡油、麻油外,还有姜油、葱油、蒜香油、花椒油、豆瓣油、红油、五香油、化猪油、花生油等等。选用尾油应根据具体的菜肴色泽口味而定。

首先应遵循“浓配浓、淡配淡”的原则,如对某些清淡类菜肴,应选用味较清淡的鸡油、花生油、姜葱油等,不能选味较浓厚的红油、五香油、豆瓣油。其次,对于尾油还应遵循“荤菜配素油、素菜配荤油”的原则。

如扒制某些素菜时,就应多选用鸡油、化猪油等荤油,而对于荤菜,宜多选用葱油、姜油、花生油等素油。当然这些原则也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9 23:16

  明油,又称尾油,它是在菜肴烹制勾芡后,根据成菜的具体情况淋入的油脂,如鸡油、姜葱油、麻油、蒜香油、泡椒油等。而淋入尾油这一过程在行业上也称淋油、包尾油、打明油或批油。
  淋入尾油的作用
  1.增加菜肴的色、香、味。
  众所周知,由于油脂具有一定的光亮作用。尤其运用于勾芡后的菜肴,油与芡汁配合在一起,呈半透明状,更能呈现出油亮的光泽,故包尾油能给菜肴增色,达到增加菜肴亮度的效果,甚至某些尾油本身就有一定的色泽,如红亮的泡椒油、红油等,可使成菜的颜色更加红亮;姜油、葱油、蒜香油、麻油等,因为其具有特殊的香气,同时还能辅佐菜肴增香;红油、豆瓣油、花椒油、菌油、鸡油等分别具有辣、麻、鲜等味道,故用作尾油,同样能增加菜肴的风味。
  2.尾油能起到滋润滑锅的作用。
  某些扒制菜和烧制菜在收汁后,汁液会变得浓稠,此时又尚未离火,很容易出现粘锅现象。加入尾油后,能润滑锅底,且使菜肴表面沾上油脂,滋汁变得略稀,便于翻锅处理。
  3.在烧、烩、熘、扒等菜肴制作过程中
  淋入尾油,油脂附在菜肴面上,可防止热量散失过快,从而起到保温的作用。而在一些蔬菜菜品中,淋入尾油还可起到保持原料色泽的作用。   所谓明油,是指在菜肴烹制勾芡后,根据成菜色、香、味的需要所淋入的油脂。行业上又称淋油、包尾油、打明油或批油。淋“明油”与勾芡的程序紧密相连,也可以说它是勾芡的补充。明油既可以是动物性油脂,如鸡油、猪油、猪骨髓油等,也可以是植物性油脂,如菜油、色拉油、麻油、椰子油、花生油、向日葵油等;此外,还常用到一些复合味油,如葱油、蒜油、花椒油、胡椒油、辣椒油(红油)等。明油是菜肴制作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调色、提香、增味、增光泽的烹饪原料,对菜肴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9 23:17

武家教你“明油”制作过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