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1:24
新生儿脐疝如何处理?
“肚脐眼”突出,医学上称为“脐疝”,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缺陷。婴儿出生后,脐部是一个先天性薄弱点,凡是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脐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喷嚏、哭闹等。小儿安静或平卧时,突出的肠子返回腹腔,肿块消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发育,疝孔逐渐缩小,最后闭合,脐疝消失。一般在1~2岁以上,小脐疝(直径在2厘米以下者),可请小儿外科采用保守疗法,用胶布粘贴,每1~2周更换一次。此法的缺点是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应仔细观察贴胶布处有无皮炎,绝不可在家自行乱贴。若经保守治疗无效或脐疝孔较大,则应去医院手术治疗,其效果甚好。
脐疝病儿一般并无痛苦,并不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仅极少数发生肠子嵌顿。个别小儿可能因局部膨胀而有不适感觉。有些家长为了不使其脐疝膨出,使小儿尽量少哭或不哭,对小儿百依百顺,日久后会造成心理发育障碍,必须注意这一点。
新生儿脐疝时如何减少肠管疝出?
对于脐疝患儿,为了减少肠管疝出,促进疝愈合,应设法降低患儿腹压。如尽量减少患儿哭闹;预防和治疗婴儿喘、咳病症,防止患儿出现便秘等。也要采用束带胶布或绷带包扎等办法压迫疝环,阻止肠管疝出。但要注意预防脐部受压引起脐炎等并发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1 21:24
您好!
有些宝宝出生后,在脐部会有一个圆形的或卵形的肿块,平卧或安静时可自行消失,但哭吵、咳嗽、运动后肿块又可突出,这就是脐疝,是一种发育缺陷,为婴儿常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一般女孩比男孩多2-3倍。如果孩子脐疝比较严重,应尽量避免孩子哭闹、咳嗽等引起脐疝突出的现象,或用一枚硬币置于脐部,并用布带扎牢,以帮助脐部回纳。如果6个月后脐疝仍未回纳,应带孩子至医院处理。
肚脐突出,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脐疝气」,老一辈的人认为这是生产时,医生剪脐带没处理好所导致,只要在上面贴个铜板就会变好,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医学根据的。脐疝气是因脐带圈薄弱或关闭不全所造成,在哭闹、咳嗽时特别容易突出来,也很容易压回去。大部份的脐疝气在六个月以前都会出现,而在一岁前都会自动消失,即使直径大至六公分的疝气,也有在五、六岁时自动消失的。只有在(1)三至五岁后仍存在;(2)有肠子绞在里面造成哭闹不停,颜色发紫等症状发生;(3)二岁后疝气仍愈来愈大时,才要找小儿外科医师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