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24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18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试树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最佳答案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2019-01-04 0
其他回答
补充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涉及一个爬坡的过程,即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中学生已进入同一性混乱与否的时期。 上述的观点已经阐明了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时什么,那么究其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我们认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何在以往阶段顺利通过的前提下形成社会自我同一性稳定,如何摆脱获得社会认同感是极其重要的 埃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面对内部生理发育的飞速变化及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任务,此时他们主要的是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与她们对自我的感受进行比较,以及如何将早期培养起来的技能与角色于这个时候的典型职业联系起来...... 自立的关键是社会性认同(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埃里克森指出,及早培养社会能力,社会技巧,丰富知识和经验是关键。青少年的自我选择处于认同不认同的矛盾期,也就是说个人选择和群体意义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重要 所谓个人对个人整体的感知和确定就是我们要引导的,而上述问题的解决是目的 他的理论填补了自我认知教育上的空缺,将内在确定和社会性自我和谐提上了日程,具有非凡的意义。 另外,埃里克森虽然也强调一种潜在的发展模式,但是却和其导师弗洛伊德显著不同。其理论中涉及的人生选择别具一格。 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社会经验和社会自我的形成,同一性逐渐确立。属于存在性发展的一类典型理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18

教育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借助一定的条件影响人、陶冶人,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成员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充分的发展,使其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科学知识的社会成员。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员,就必须从幼小开始,不断地受教育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要把每个人陶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知识、守纪律而又身体健康的人,那就要把教育作为这个期间各个发展阶段的有力信息,诱导其心理的正常发展,揭示它的发展规律;同时,依据从幼儿期到青年期各发展阶段的过程和特点,使教育分阶段、有顺序、多层次地进行。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统一性,教育过程与发展过程是辩证的统一。如果不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和教学就会失去自己的理论基础,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育与遗传的关系,其主要的表现,在于把人的遗传所提供的可能性,通过教育,可以尽快地把人转化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与环境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教育也可以是一种环境。如果说把教育比作环境,那就与一般环境不同,它是按照教育的职能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安排的社会环境。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从出生到老,经历着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都是在一定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起来又转化为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由遗传而来的各种潜在的因素,通过教育转化为现实的各种能力,并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一个人的一定的个性和性格。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及个性和性格的形成,是因教育的影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的。
  在人的一生中,可塑性大,易于有效地接受教育而又富有情谊的最美好的时期则是从幼儿期到青年期这几个发展时期。10岁前后,特别是婴幼儿期,乃是儿童心理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也称最佳期。这个时期大脑皮层及神经细胞迅速发展,为个体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19

能够更早的了解周围的人喜欢的,爱好... 让自己更好的与周围的人相处!这只是单方面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与我联系,但也请采取下一个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20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18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试树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最佳答案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2019-01-04 0
其他回答
补充教育含义: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涉及一个爬坡的过程,即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中学生已进入同一性混乱与否的时期。 上述的观点已经阐明了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时什么,那么究其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意义,我们认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何在以往阶段顺利通过的前提下形成社会自我同一性稳定,如何摆脱获得社会认同感是极其重要的 埃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面对内部生理发育的飞速变化及摆在他们前头的成年人的任务,此时他们主要的是在别人面前的形象与她们对自我的感受进行比较,以及如何将早期培养起来的技能与角色于这个时候的典型职业联系起来...... 自立的关键是社会性认同(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埃里克森指出,及早培养社会能力,社会技巧,丰富知识和经验是关键。青少年的自我选择处于认同不认同的矛盾期,也就是说个人选择和群体意义的矛盾。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重要 所谓个人对个人整体的感知和确定就是我们要引导的,而上述问题的解决是目的 他的理论填补了自我认知教育上的空缺,将内在确定和社会性自我和谐提上了日程,具有非凡的意义。 另外,埃里克森虽然也强调一种潜在的发展模式,但是却和其导师弗洛伊德显著不同。其理论中涉及的人生选择别具一格。 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社会经验和社会自我的形成,同一性逐渐确立。属于存在性发展的一类典型理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19

教育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借助一定的条件影响人、陶冶人,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成员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充分的发展,使其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科学知识的社会成员。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员,就必须从幼小开始,不断地受教育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要把每个人陶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知识、守纪律而又身体健康的人,那就要把教育作为这个期间各个发展阶段的有力信息,诱导其心理的正常发展,揭示它的发展规律;同时,依据从幼儿期到青年期各发展阶段的过程和特点,使教育分阶段、有顺序、多层次地进行。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统一性,教育过程与发展过程是辩证的统一。如果不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和教学就会失去自己的理论基础,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育与遗传的关系,其主要的表现,在于把人的遗传所提供的可能性,通过教育,可以尽快地把人转化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与环境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教育也可以是一种环境。如果说把教育比作环境,那就与一般环境不同,它是按照教育的职能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安排的社会环境。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从出生到老,经历着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其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都是在一定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起来又转化为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由遗传而来的各种潜在的因素,通过教育转化为现实的各种能力,并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一个人的一定的个性和性格。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及个性和性格的形成,是因教育的影响而得到充分的发展的。
  在人的一生中,可塑性大,易于有效地接受教育而又富有情谊的最美好的时期则是从幼儿期到青年期这几个发展时期。10岁前后,特别是婴幼儿期,乃是儿童心理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也称最佳期。这个时期大脑皮层及神经细胞迅速发展,为个体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19

能够更早的了解周围的人喜欢的,爱好... 让自己更好的与周围的人相处!这只是单方面的,如果有任何问题,请与我联系,但也请采取下一个答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4 14:20

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