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3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06:13
合肥过年打香炭、放鞭炮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合肥人过中秋节与众不同,除传统的点烛焚香,拜月赏月食月饼外,还
要吃无丝藕和冰糖。
这风俗据说源自北宋。传说包拯晚年,宋仁宗封他功臣,要把巢湖封给
他,他拒绝封赐,但宋仁宗最后还是将庐州一段护城河封给他。皇上是金口
玉言,再不领封便有欺君之罪。包拯万般无奈,只好接受。后来他对家人作
出规定:包河可种藕,今后只可济民,不许营利买卖。加之此藕确实孔大节
疏,质嫩无丝,从此合肥地区便留下一句歇后语:“包河藕——无丝(私)”,
以誉包拯铁面无私。包拯后人恪守包公这一遗训,每到八月中秋这一天,都
要全族团聚,品尝包河藕加冰糖,以示“此藕无丝(私),冰心可鉴”。久
而久之,流传乡里,遂成美德风俗。至今,中秋节晚上合肥东乡老人仍要带
领儿孙手举供品,对天发誓:“吃一口无丝(私)藕,想想做人!”
“长嫂如母”出合肥
长嫂如母,又称“长嫂比母”。
长嫂如母,包含着长嫂对幼小弟妹应充满爱心,有抚养*的责任;同
时弟妹应敬重长嫂,视嫂为母。这个俚俗出自合肥,并与包拯有关。
传说包拯生下未满月,母亲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儿子的摇篮里,
喂包拯奶,喂儿子包勉粥。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位贤惠的嫂子,也就没有
包拯的后来。所以包拯对嫂子始终十分感恩。后来侄儿包勉任知县时作奸犯
科,被告发到巡按包拯那里,面对“法”与“亲”的选择,他毅然铁面无私,
“大义灭亲”,斩了侄儿包勉。事后,他跪哭在嫂子膝下:“小弟*,侄
儿触法我应有罪..你对我恩重如山,今后我当视长嫂如母!”
此事一传出,遂成佳话。京剧《赤桑镇》、吉剧《包公赔情》等,皆源
于此说,并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典型事例。
其实,包拯并无兄嫂。民间传说把包拯长媳崔氏扶养其小叔(即包拯的
次子)包绶之事附会到他身上。据1978年合肥包拯墓出土墓志载:包拯本无
兄长。他63岁去世,其长子包繶已死多年,次子包绶才5岁,后由其长媳崔
氏抚养*,并主持给色缓娶丞相文彦博之孙女为妻。可见崔氏也是“长嫂
如母”。
婚娶“传袋”
传袋,亦称“传代”。一种古老的婚礼仪式。早在唐代就有记载,顾张
思《土风录》云:“今新妇到家,则传席以人,弗令履地”,至宋益盛,遍
及城乡,南宋孟元志《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中均有所言。时至
今日,合肥地区农村仍沿袭此风,完全由古代娶亲铺褥席演化而来。
吹吹打打,新娘到家,当花轿临门之际(今天娶亲多半是小汽车、拖拉
机和自行车等),以红袋铺地,新娘脚踩在袋上缓步走进婆家门,两三个布
袋,随着新娘的脚步轮流前传,所以称“传袋”。“袋”与“代”同音,意
喻“传宗接代”。有的地方一边传袋,一边唱顺口溜:“一代传十代,十代
传百代,百代传千代,千代传万代。”众人喊“好!”还有的地方由伴娘领
唱,众人合唱:
领:娶新娘,传口袋,
众:一代胜一代。
领:传口袋,入洞房,
众:一代要比一代强..
不久,闹房的便开始了。闹房时还唱闹房歌。唱词有“看新娘,贺新郎,
一进洞房喜洋洋,左脚进门生贵子,右脚进门生凤凰”;“手打灯烛亮堂堂,
看看新娘好嫁妆,高的柜,矮的箱,不高不矮象牙床,象牙床上卧鸳鸯,鸳
鸯成对,凤凰成双。”新房内充满欢乐和诙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06:13
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