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共同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35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3:20

由金属的物理性质可知,大多数金属共同特点是具有金属光泽,在室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密度和硬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元素是化学元素的主体,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物质资源。

1、钨(W):在各种金属元素中,钨是最难熔化和最难挥发的金属元素。钨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钢;纯钨则主要用于制造灯炮中的钨丝,也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

2、铬(Cr):铬是银白色金属,硬度极高,具有抗腐蚀性,用于电镀和制造特殊钢材。本世纪,当人们致力于研究铬的坚硬性质时,无意中发现了它的耐腐蚀性,从而诞生了不锈钢。现在,不锈钢及镀铬制品已在医疗器械、饮具、餐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锰(Mn):纯净的锰性坚而脆,难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但锰的合金则有广泛的用途。锰钢既坚硬、又坚韧,是制造铁轨、轴承、装甲板的理想材料。

4、锂(Li):锂是最轻而比热最大的金属元素。锂不仅用于制造超轻合金和锂电池,而且是尖端技术的重要材料。锂合金在航天工业上可大大减轻重量而降低能耗,在原子能工业上有重要作用;在冶金工业中,锂常用作脱氧剂和脱气剂,以消除金属铸件中的孔隙和气泡。

5、钛(Ti):钛的比强度(强度与比重的比值)在所有金属元素中最高。钛及钛为主体的合金是新型的结构材料,质硬而轻,主要用于制造飞机、潜艇、耐腐蚀化工设备及各种机械零件。

钛合金在-253~500°C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保持高强度,是理想的航天材料。在炼钢中,少量的钛还是良好的脱氧、除氮及脱硫剂。

扩展资料:

1、黑色金属:铁、铬、锰三种。

2、有色金属:铝、镁、钾、钠、钙、锶、钡、铜、铅、锌、锡、钴、镍、锑、汞、镉、铋、金、银、铂、钌、铑、钯、锇、铱、铍、锂、铷、铯、钛、锆、钒、铌、钽、钨、钼、镓、铟、铊、锗、铼、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钍。

3、常见金属:如铁、铝、铜、锌等。稀有金属:如锆、铪、铌、钽等。

4、轻金属: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如钛、铝、镁、钾、钠、钙、锶、钡等。

5、重金属: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汞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3:21

金属是具特有光泽而不透明(对可见光强烈反射的结果),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的这一类物质.
具有金属光泽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但金属与非金属的根本区别是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金属为何具有上述这些特性呢?这主要是与金属原子的内部结构以及原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关。
金属元素原子构造的共同特点,就是它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的数目少(一般仅有1-2个),而且它们与原子核的结合力弱,很容易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当大量的金属原子聚合在一起构成金属晶体时,绝大部分金属原子都将失去其价电子而变成正离子,正离子又按一定几何形式规则地排列起来,并在固定的位置上作高频率的热振动。而脱离了原子束缚的那些价电子都以自由电子的形式,在各离子间自由运动,它们为整个金属所共有,形成所谓“电子气”。金属晶体就是依靠各正离子与公有的自由电子间的相互引力而结合起来的,而离子与离子间以及电子与电子间的斥力则与这种引力相平衡,使金属处于稳定的晶体状态。金属原子的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由于金属晶体是金属键结合,因而使金属具有上述一系列的金属特性。例如: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会沿着电场方向作定向运动,形成电流,从而显示良好的导电性。而靠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的非金属晶体,由于没有自由电子存在,故无这种特性。又如:因金属中正离子是以某一固定位置为中心作热振动的,对自由电子的流通就有阻碍作用,这就是金属具有电阻的原因。随着温度的升高,正离子振动的振幅要加大,对自由电子通过的阻碍作用也加大,因而金属的电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即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此外,由于自由电子的运动和正离子振动可以传递热能,因而使金属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当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即晶体中原子发生了相对位移)后,正离子与自由电子间仍能保持金属键的结合,使金属显示出良好的塑性。因为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能吸收可见光的能量,故使金属具有不透明性。吸收能量而跳到较高能级的电子,当它重新跳回到原来低能级时,就把所吸收的可见光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在宏观上就表现为金属的光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3:21

1多数都有金属光泽
2都能导电
3除锌、铋外都有一定的延展性
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1 13:22

富有展性、延性及导热性、导电性的这一类物质.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