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8:46
结构组成
笔尖
钢笔笔尖,可以说是钢笔的最关键的部分,从细到粗,各种变化都有,一般最常见的钢笔笔尖尺寸以“B(Broad粗)、M(Medium中粗)、FM(Fine-Medium中细)、F(Fine细)以及EF(Extra-Fine特细)”为主,由粗到细是 B > M > F > EF,笔尖尺寸每家笔厂在规格上也会都有些许的差异。而在相同尺寸单位下,日本钢笔的笔尖会比欧洲钢笔笔尖细。
依通常的书写习惯,西方人在使用钢笔上多以 M 笔尖为主,而签名时选用 B 笔尖。中文书写上因为笔划繁杂,一般可采用 F 或是更细的 EF 笔尖。
墨囊
名称
特征
优点
缺点
笔胆式
笔杆内有透明皮囊,中有吸水管
比较接近大家使用习惯,容易上手,只需轻轻捏几下
密封不严,墨囊破损就会漏水
针管式
类如针管,中有阻水珠,后有针管式吸水杆,材质大多为塑料
能一次吸取更多的墨水,不会出现破损情况,破损问题解决了
密封问题,吸水杆断裂问题
螺旋式
同针管式差不多,但后面有螺纹,使用螺旋吸水方法
吸收针管式优点能吸取95%的墨水,但不如前两种实用
密封问题,螺旋滑丝问题
握位
用管状材料包覆、固定笔尖与笔舌形成的组件称为握位。 握位与握持之舒适性关系密切,除常见的圆型断面外,各种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也常蕴藏着设计者的巧思,另握位之摩擦力、软硬、尺寸、形状与书写之手感关系密切。
笔杆
连接握位包覆贮墨装置之管状构称为笔杆。 笔杆材质、造型多变。设计上有一般尺寸与短杆之分,短杆之笔杆书写时将笔盖套在笔杆之尾部,增加的长度使握持、书写更为舒适。
上水/储墨机制
上水/储墨机制有滴入式上墨、卡匣式墨水管、活塞上墨、吸墨器、压囊上墨、拉杆上墨、潜艇上墨等方式
滴入式上墨的墨水直接储藏在握位后方的笔管内,补充墨水时旋开握位直接以滴管将墨水注入笔管,优点是储墨量大,缺点是容易渗墨造成污染.
卡匣式墨水管是将墨水封装于密闭的墨水管,使用时再安装于握位后方,利用突出于握位后方的导墨管刺破墨水管的封口,或顶开封闭墨水管的小珠让墨水得以沿着导墨管流向笔尖,封闭墨水管的小珠另有一个功能, 由于墨水管容积不大所存的墨水的重量可能不足以克服墨水与墨水管璧间的附着力(毛细现象),导致墨水积存于墨水管上方无法流入笔尖,此时墨水管内的小珠随著书写动作在墨水管内的运动即足以破坏墨水附着于墨水管璧的附着力
活塞上墨,握位后方连接一段中空套筒,套筒内有一活塞连动于笔尾之旋纽可受该旋纽之控制于套筒中前后作动,当活塞后退时便于套筒内行程负压,便可经由笔尖将墨水吸入并储存于套筒中.
压囊上墨, 握位后方连接一橡胶或硅胶材质之墨囊,墨囊内部即为储墨之空间,通常墨囊外侧会有一U形簧片保护墨囊,上墨时透过簧片挤压墨囊排出空气,解除压力后利用墨囊回复原来形状的负压吸入墨水.
拉杆上墨为压囊上墨的一种变形 .在笔杆上装设一支拉杆,上墨时扳动拉杆压迫笔杆内之墨囊上墨
月牙上墨亦为压囊上墨的一种变形 .在笔杆上装设一弧形(月牙状)之按钮,平时平贴于笔杆之弧形卡榫穿过笔杆与弧形按钮间之缝隙,以防误触上墨机制,上墨时移除卡榫使月牙形卡榫得以下压,压迫笔杆内之墨囊上墨
钱币上墨亦为压囊上墨的一种变形 .在笔杆上开一长孔,上墨时将钱币插入长孔以压迫笔杆内之墨囊上墨
吸墨器, 可视为卡匣式墨水管与活塞上墨或压囊上墨的复合体,,前方为与握位结合之卡匣,后方为压囊或活塞只上墨机制,不用吸墨器时亦可拆下换装相同规格之卡匣式墨水管
种类
钢笔的种类和型号很多。根据钢笔笔尖的成分不同,可分为金笔、铱金笔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