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1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15:57
在赵本山春晚二十多年历程中,有两个组合的名字不得不提,一个是和宋丹丹的“山丹丹组合”,还有一个就是和范伟、高秀敏组成的“铁三角”组合。
相对来说,“山丹丹”组合和“铁三角”组合不论是在春晚上还是在影视剧上都有过不少经典作品,一时难分伯仲。
巧合的是,这两个组合其实很早就曾合作过,赵本山和宋丹丹演过小品《超生大队》,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合作过小品《税缘》,但两个组合成型并且成名都是在央视春晚上。
1999年春晚上,“山丹丹”组合一亮相,《昨天今天明天》就技惊四座。而在头一年的1998年春晚,“铁三角”组合的首次春晚之旅同样非常出色,他们的《拜年》到现在也依然被很多人视为赵本山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殊不知,小品《拜年》在排练过程中远没有想象的默契,“铁三角”组合当时的状态用“各怀鬼胎”形容当然太过于夸张,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小品排练的过程也是相当磕磕绊绊。
一、《拜年》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路
首先说,从大环境上看,“反腐”在那几年是一个重要主题,这个看影视剧领域的流行作品也能看出来,《雍正王朝》的走红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赵本山在《拜年》中有一句乍一看很普通的台词“下来了!庸乎啥啊,*啦?”赢得了满堂彩,“*啦”也成为那几年的流行语之一。
其次来看,赵本山的小品创作思路在那几年也是一直在改变,从最早《相亲》《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这样的温情路线,逐渐走上更高级的讽刺、针砭时弊的思路。但是,由于在1995年的《牛大叔提干》中有过险些被毙掉的教训,赵本山小品的创作更加谨慎,比如在《三鞭子》中,反面人物居然只是一个司机。
而到了《拜年》中,赵本山小品的创作思路更加巧妙,用了一个反讽的方法,看似在讽刺养鳖大王赵老蔫两口子,实际上是一种反衬。不得不说,这个创作方法非常巧妙,达到了作品的目的,也实现了主旋律。
小品《拜年》的编剧是何庆魁和张庆东,两位都是来自东北土生土长的喜剧作家,因此《拜年》里有着浓浓的东北喜剧味道。
何庆魁这是连续两年和赵本山合作,在头一年里他只是参与了创作,而这一次他则是第一作者,担纲小品主创。
此外,何庆魁还力主让高秀敏和赵本山合作,因为高秀敏当时对和赵本山合作是持一部分反对意见的。
二、铁三角排练过程中的磕磕绊绊
别看“铁三角”组合在后来的合作中,不论是春晚还是影视剧都默契十足,但在他们第一次上春晚的排练中也是磕磕绊绊。
不顺利的第一个因素是高秀敏,其实高秀敏在一开始并不是非常愿意和赵本山合作,原因很简单,高秀敏在东北的时候就已经是知名小品演员,一直是演主角,在1998年春晚之前,她已经在央视春晚上崭露头角,而且都是绝对女主角。
如果高秀敏不和赵本山合作,可能她未来的名气不会那么大,但至少在创作和表演上可以自己说了算。反过来,如果高秀敏和赵本山合作,虽然会丧失自己当了十几年的主角身份,但却能和赵本山形成强强联合的效应,达到利益最大化。
正因为高秀敏有两方面的顾虑,所以她对和赵本山合作一直有所排斥,是何庆魁在中间做了大量工作才让高秀敏放下身段给赵本山当配角。
虽然当了配角,但高秀敏在《拜年》排练的过程中依然尽量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包袱。
比如在小品中有一句不错的台词:“霹雷一声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带领农友闹*……”,这句台词本来是赵本山说的,但他在彩排时没说响包袱。
高秀敏见状立刻建议由自己来说这段台词,赵本山同意了。在下一次彩排时,高秀敏说的挺好,包袱响了。
但是,第二天高秀敏发现赵本山两眼通红,一问才知道他一夜没睡着,合计还是想要回那个包袱重新设计。
最后,就在高秀敏和赵本山的“你争我夺”之下,这段台词就成了最后的效果,高秀敏字正腔圆说前三句,赵本山最后一句用了模糊的“呵呵哼哼呵呵呵”,堪称神来之笔。
当然,两人在配合上还是有一些细节没弄好,比如小品开头那个“戴高乐”的包袱,高秀敏自己说了垫话又自己说了包袱底,结果这个包袱没怎么响,如果换成高秀敏铺垫,赵本山说包袱底,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
无独有偶,《拜年》“铁三角”中除了高秀敏争取戏份之外,范伟也有些“不安生”,他觉得自己这个范乡长的角色实在不出彩,比之前他演的“胡秘书”“范老师”和“司机”都要没意思,因此他一度闹了情绪不太爱排练。
实话实说,范伟有情绪也属正常,毕竟这个“范乡长”的角色设计确实单薄,但是剧情结构所限,这个“范乡长”就是一个正面人物,实在难以出彩。你想《刘老根》里李正春演的冯乡长为啥很出彩,因为那是一个反面人物啊。
此外,范伟和高秀敏的情况多少也有一些类似,他在和赵本山合作前已经小有名气,说相声还拿了全国金奖,作为一个有梦想的演员,他当然不愿意一直当配角,尤其是当不出彩的配角。
好在,经过赵本山的开导,范伟还是“愉快”接受了“范乡长”这个角色,兢兢业业完成了排练和演出。
可见,“铁三角”的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三个人都有个性,能力都很强,所以才会有摩擦和磕磕绊绊,但也是因为三个人都有个性,强强联合才更出色。
三、《拜年》的精髓所在
《拜年》被很多人誉为赵本山最经典的小品之一,最关键的是这个小品不论创意、结构还是表演都是顶级的。
“反腐”并不算新鲜的创意,但《拜年》的新奇在于,它是用了“反讽”的方法,看起来这个小品里“出洋相”的都是赵老蔫夫妇,似乎他们才是反面人物一样。
实际上,小品正是从赵老蔫夫妇身上反衬出一些应该抨击的现象,再加上一个虚拟的负责“添油加火”的“乡长小舅子”,整个小品的立意就起来了。而且,由于范伟饰演的角色是正面人物,这样也就规避了一些审查时的风险。这样的创意保证了主题不变同时也保护了小品本身,实在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作品。
《拜年》的剧情结构是经典的小品结构,剧中人物关系和状态经历了两次反转,十五分钟时间内,赵老蔫夫妇上演了三种不同的神态和语言,这才是真正的小品结构,短小精悍有内涵。
最后,“铁三角”的表演名不虚传,尤其是赵本山,他在该小品中的表演非常放松,台词并不算多但句句有内容,几乎没有多余的废话。
尤其是赵本山在炕上和‘范乡长’喝酒的桥段,不论是一边吃菜一边说话时的生活气息,还是接电话时惊愕的表情,还是最后掉下炕的真实感,都堪称他小品生涯中的顶级表演。
综上,小品《拜年》在1998年春晚节目评选中只拿到二等奖,无疑是有些“冤”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15:57
因为两个人都觉得这个包袱根本就不能够按照对方的想法去做,否则会引起很大的失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15:58
因为这个包袱对于他们两个人而言都非常的重要,每个人都想得到这个包袱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15:58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他们都是新人,如果有搞笑的包袱,一定会让自己更受观众喜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4 15:59
因为每一个包袱都可以让现场观众气氛活跃起来,如果包袱使用不恰当,那么就会造成演出事故,所以他们可能是怕对方不能很好的使用包袱。